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路重镇话新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404
颗粒名称:
页数: 2

内容

新和,享有“汉唐重镇、龟兹故里、班超府治”之美誉。以“一关三城二窟一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无不彰显新和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六件国家一级文物,两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库存500多件文物……印证了昔日新和的繁荣,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变迁。
  受种种原因的限制,新和县文化遗产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蕴涵的丰厚文化价值也没有得到有力的释放和合理利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和县为学术研究搭建了一系列平台:成立了龟兹文化博物馆、龟兹书画院,与塔里木大学联合成立了西域汉唐重镇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了石河子大学第一个研究生实习基地……乘第四届新疆国际旅游节暨第四届阿克苏龟兹文化旅游节之势,2007年9月新和县成功举办了“西域汉唐重镇历史、龟兹文化学术研究会”。二十多位疆内外专家、学者和兄弟县(市)的研究人员围绕龟兹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理念、龟兹文化保护与现代经济发展、龟兹文物保护与旅游文化开发等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探讨,首次提出“大龟兹文化圈”的历史文化概念,这既是对客观历史的尊重,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经济是根,文化是魂”。此次研讨会引起了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新和、了解新和、研究新和、走进新和,从而为新和文化寻求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用先进文化引领、支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新和县“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事业将掀起新的乐章。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掀起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热潮中,我们收集整理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文章,以飨读者。

知识出处

丝路重镇话新和

《丝路重镇话新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和,享有“汉唐重镇、龟兹故里、班超府治”之美誉。以“一关三城二窟一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无不彰显新和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六件国家一级文物,两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库存500多件文物……印证了昔日新和的繁荣,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变迁。 本书收集了《科克阿斯曼古道前期考察报告》、《龟兹乐舞探幽》、《新和县历史文化介绍》、《寻访鸠摩罗什出生地》等论述新和县文化历史、建设等论文21篇。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宝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