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益发展的新疆科技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197
颗粒名称: 二、日益发展的新疆科技事业
分类号: G322.745
页数: 5
页码: 301-3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日益发展的科技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新疆科技事业在规模、水平和作用发挥上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整体实力大为增强,研究与开发机构的攻关能力和运行活力明显提高,已经形成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共同兴办科技的新格局。
关键词: 新疆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新疆科技事业在规模、水平和作用发挥上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整体实力大为增强,研究与开发机构的攻关能力和运行活力明显提高,已经形成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共同兴办科技的新格局。建立起了专业比较配套、布局比较合理、具有新疆区域特征的研究与开发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科技管理和服务体系。培养了一批学术造诣较深的科技专家,造就了一支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和管理能力的多民族科技队伍;重点建设了一批反映新疆科技优势的实验中心、试验基地。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来,新疆共获得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10项,自治区级重大科技成果奖782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013项。
  1.科技实力不断加强。科学技术队伍发展壮大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整体实力大为增强。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04年,新疆有各类科技机构249个,科技活动人员1.17万人,平均每个机构有科技活动人员47,全自治区已拥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41.6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科技人员超过15万人,已形成了一支有较强研究、开发、应用、推广能力的多民族的科技队伍。现有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生产力促进中心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工业(农业)园区9个。
  2.“科技兴新”战略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科技兴新”作为覆盖全社会的宏大工程,是跨世纪的宏伟事业。自1992年实施“科技兴新”项目计划以来,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每年新疆安排2~3批对区域经济推动力强、影响面大、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兴新”项目。截至2004年,累计安排“科技兴新”项目36批,共369项,安排“科技兴新”项目经费6400万元,带动各方面投入近51.90亿元(其中贷款6.80亿元),新增产值102.72亿元,新增利税36亿元。“科技兴新”项目计划的实施,使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应用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使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加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了全区科技、经济的综合实力。
  3.火炬计划: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
  1989年新疆开始实施火炬计划,至2004年共立项237项。在实施的项目中涉及高技术行业的新材料领域、生物技术领域、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等诸多技术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自火炬计划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实现产值107.7亿元,销售收入108.5亿元,利税20.08亿元。并出现了新联集团、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促进了高新技术对新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优化了产业结构,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4.星火计划:科技兴农
  星火计划是一项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计划。新疆自实施星火计划以来,取得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截至2004年底,共实施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星火计划项目612项。星火计划根据市场经济需要,重点支持喀什、和田等南疆农牧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脱贫致富,依靠科技促进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在星火计划的支持下,一批乡镇企业引进使用新技术,重视新产品开发,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十多年来星火计划的实施,还推动了新疆农村经济向“种、养、加”一体化的转变,促进了产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2005年科技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单位,新疆有27个单位上榜。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6个单位还被科技部评为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
  5.高新技术园区不断拓展
  创建于1992年的国家级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新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开发区在开发政策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产业发展优势。目前,新疆建立有乌鲁木齐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奎屯、石河子、昌吉、米泉4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工业园,“一区多园”的发展战略,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疆经济的带动作用。
  6.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走向健康有序的逐步发展阶段
  1987年实施技术合同法以来,在“放开、搞活、扶持、引导”方针指导下,新疆技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1989年成立了自治区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将技术交易活动纳入法治轨道。199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技术市场条例》颁布实施,开始实行有偿转让技术合同。技术市场不断健全、规范和完善,成为传播技术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2004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619项,合同成交额13.3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88.7%和23倍。技术贸易机构及其队伍不断扩大、技术市场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技术市场管理体系日趋健全。技术市场的繁荣,有力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益健全。截至2004年,全疆有34个县(市)的科技局成立了知识产权局,15个地州建立了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指导机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累计有20个,其中专利代理机构6个,商标代理机构14个。全区有效注册商标累计16797件,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新疆著名商标67件,原产地证明商标10件。
  新疆专利管理机构及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完成,全疆已有7个专利代理机构。1990~2004年,全区累计申请专利12763件,授权专利7247件,平均每年分别达到912件、518件;其中2004年当年申请专利1492件,授权专利792件,分别比1990年增长5.0倍和4.7倍。在申请专利、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分别比1990年增长6.2倍和24倍,所占比重分别上升3.0和7.3个百分点。自1996年自治区实施专利计划项目以来,已支持专利计划项目65个,累计新增收入40亿元,带动其他各方投资3.8亿元。
  7.民营科技企业尽显风流
  1984年,新疆出现了首家民营科技企业。1988年后,自治区陆续制定了推进民办科技机构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2004年,新疆共有民营科技企业1200家,总资产273.9亿元,成为科技战线一支重要力量。民营科技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等方式研究和开发技术成果和新产品1654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16项,国际先进水平63项,涉及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和电子与信息等多个技术领域。民营科技企业技术交易活动更加活跃。2004年,民营科技企业技术性收入达7.02亿元,占全区技术交易额的54.0%。
  8.稳步发展的社会科学事业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自治区在有关党政部门设立综合性政策研究处室,还成立了经济、经济技术信息、财政科学、金融、农村金融、投资统计、审计、物价等21个部门所属的专业研究所,共计有专业研究人员300余人。1978年底,自治区成立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简称“社科规划办”),专门负责国家和自治区社会科学发展总体规划以及重点社科研究课题的管理。1984年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1991年12月更名为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社科联”),并实行独立建制。199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暂行办法》,并设立了评奖基金。至今已进行了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评审奖励。
  1981年3月,正式建立了新疆社会科学院。目前,新疆社会科学院设有历史、民族、宗教、经济、中亚、民族文学、语言、法学、马列主义共9个研究所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西域研究中心、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民族宗教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拥有专业研究人员97人,其中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31人。此外,自治区各高等院校和自治区党校也建立了一批专业研究室(所),有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2800余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军区也有一批从事社会科学理论教学和研究的人员。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疆社会科学领域已经基本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水平较高、具有新疆特色的学科研究体系。
  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比较活跃,各种理论研讨会、学术交流会、报告会每年举办多次。一批引人注目的社会科学成果相继问世。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要有:《新疆简史》、《维吾尔族简史》、《哈萨克历史及其民俗概论》、《中亚史》、《突厥史》、《准噶尔史略》、《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出土文物》、《新疆历史辞典》《新疆宗教》、《新疆百科全书》、《绿洲经济论》、《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概述》等。
  整理出版了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江格尔》、《玛纳斯》等。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