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吠陀时代文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136
颗粒名称:
二、吠陀时代文明
分类号:
J709
页数:
2
页码:
67-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印度吠陀时代文明的历史沿革情况。
关键词:
印度
历史沿革
吠陀时代
内容
在历史上,哈拉帕的文化是与雅利安文化相连的,大约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500年之间,从伊朗迁徙来了一群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雅利安人。由于他们的入侵,造成了哈拉帕文化的衰退。印度历史的最早文献《梨俱吠陀》记载了雅利安人的生活情况。雅利安人最初进入印度领地时过着原始荒蛮式的生活,他们靠着石器、青铜器等生产工具开山劈岭。从公元前800年起雅利安人开始使用铁器,铁器工具使雅利安人从沉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一定的闲暇,开始了哲学思考和宗教活动。《吠陀》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圣典,它有四部,《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婆吠陀》,其中以《梨俱吠陀》最古老,反映的史料价值也最高。吠陀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庞杂,是印度民族文化的源头。
梨俱吠陀时代是雅利安人最初进人印度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雅利安人主要生活在北印度恒河上游,在这一带出土的灰色彩陶,还有铁、马骨和稻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雅利安人的文明。雅利安人属于游牧民族,他们财富的标志就是牛,劳动生产以畜牧业为主,文化是农村式的,与哈拉帕的城市文明不同。
早期吠陀社会是由血缘组成的氏族部落社会,它像是一个父权制的大家庭,统治者以神庙、祭坛来维系氏族的力量。在他们的社会里,有武士、贵族,第二级为祭司,第三级为平民。这一时期是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期。
雅利安人文字出现得比较晚,在吠陀早期人们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传布文化,到了吠陀后期,贵族子弟开始学习算术、文法和韵律学,同时还学习与诗结合的舞蹈艺术。
随着雅利安人权力的不断膨胀,财富的不断积累,雅利安人开始追求一些精神享乐生活,“闲暇时光主要花费在音乐、唱歌、跳舞和赌博上,而更加精力旺盛的人参加驾马车比赛。雅利安人对音乐的爱好处处可以看到,不仅有各种各样乐器:鼓、拨弦琴以及通常随身携带的长笛,后来又加上铙和竖琴,而且还有高度发达的用于《沙摩吠陀》吟唱体的关于音响、声调和音标的知识。雅利安人熟识七个音阶”①。音乐、舞蹈成为雅利安人的重要的消遣活动。也可以看出在吠陀时代,音乐舞蹈艺术在雅利安人的喜爱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乐舞艺术研究、古埃及乐舞艺术研究、古希腊乐舞艺术研究、古罗马乐舞艺术研究、波斯乐舞艺术研究、古印度乐舞艺术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