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强渡禹门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296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强渡禹门口
分类号: D267;K825;F426
页数: 4
页码: 211-214
摘要: 运城战役之后,七一七团随旅部转移到山西省曲沃县以南地区,开展以“诉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通过诉苦三查,评定阶级成分,明确阶级立场,加强阶级观念,纯洁了部队,整顿了思想作风,部队阶级觉悟空前提高。此次新式整军运动,历时3个月之久。在运动中虽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成效显著,为以后的战斗任务的胜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 新式整军运动 三五九旅 副指导员 第二纵队 禹门口

内容

运城战役之后,七一七团随旅部转移到山西省曲沃县以南地区,开展以“诉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通过诉苦三查,评定阶级成分,明确阶级立场,加强阶级观念,纯洁了部队,整顿了思想作风,部队阶级觉悟空前提高。此次新式整军运动,历时3个月之久。在运动中虽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成效显著,为以后的战斗任务的胜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48年2月,西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挥师关中,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指示精神,发动了宜川(瓦子街)战役,为我军南进开辟道路。根据这一战略部署,彭德怀司令员决定采用“围城打援”战术,以一部兵力进攻宜川,吸引敌军来援,而后集中主力消灭增援之敌。据此,西野总部命令我第一、三、四、六纵队分别从绥德、米脂、清涧、安塞地区向南开进;命令第二纵队由晋南曲沃县出发,经禹门口西渡黄河,参加宜川(瓦子街)战役。
  2月16日,我第二纵队由曲沃县东北之曲村镇地区出发。17日进至新绛县县城附近,召开了动员誓师大会,广大指战员群情激奋,决心响应“打到蒋管区,解放大西北”,“争立1948年第一功”号召。誓师大会后,第二纵队立即向禹门口挺进。晋南翻身农民为了支援前线,组织了800副担架,286头牲口,浩浩荡荡地随军前进。与此同时,又协助部队在禹门口筹集船只,动员船工、舵手,支援我军渡河作战。
  此时,黄河西岸,敌人已有9个旅的兵力严密布防,并以伪陕西保安第六团扼守禹门口西岸渡口。
  禹门口(俗称龙门)地形险要,滚滚黄河水,奔腾咆哮于崇山峻岭之间。河东岸,在陡峭的崖壁上仅有一条羊肠小道,人们必须手牵着手小心翼翼地慢慢行走,才能接近渡口;河对岸山上有一座禹王庙,高出河岸500余米,敌人在此构筑工事并部署重兵,用火力控制整个渡口,另以一个营的兵力扼守距河岸不远的阎家岭、东庄、西禹门、上峪口、下峪口、桥南村一线。该团另两个营则集结于阳山庄地区,准备随时增援河防要点,阻我西渡。为防止我军渡河,敌人已将沿河所有船只全部拉到河西岸去了。
  第二纵队为了执行西渡黄河任务,决心攻克禹门口天险,驱逐河防守敌,开辟西进道路,并以三五九旅为前卫,强渡禹门口。三五九旅以七一七团为渡河前卫团,在龙门山南端配置了一个山炮连,以强大的火力支援七一七团强渡。
  2月20日夜,三五九旅及一部分支前民工隐蔽地进至距禹门渡口不远的神前村,紧张地进行强渡前的准备工作。
  七一七团接到首先强渡黄河的战斗命令后,团长杨一青一面积极地协同地方党组织和当地政府组织船只和船工,一面带领营连干部隐蔽进入禹门口东岸观察地形,选择山炮和重机枪火力位置以及渡河点与登岸位置,并抓紧时间进行了深入的战前动员和战斗编组。经团党委研究决定,以二营为前卫,由四连担任渡河突击队。由于船只少,报名参加突击队的人数多,经连党支部研究决定,由副指导员徐邦全、一排长龚平、二排副陈志高、战士李志力、张生海等13人组成强渡尖兵组,首先渡河。
  2月22日晚,找船部队尚未全部返回,仅在老乡家里借到8只小船连夜赶修。黎明时分,又找到4只小船,由于时间紧迫,只能依靠这仅有的12只小船渡河。
  2月23日,夜幕降临,零时许,团部下达了强渡命令,炮兵开始射击,敌人亦向我猛烈还击,霎时间,硝烟笼罩了黄河两岸,在弹雨纷飞中,我工兵部队立即组织力量,把木船推入水中,付出了伤亡数十人的沉重代价。紧接着,四连渡河尖兵组在副指导员徐邦全率领下,顺着河边山坡进入出发阵地,突击队员们以“不完成任务誓不还”的决心,首先登上第一艘渡船,由两位船工掌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向惊涛骇浪的河心疾驰而去。第一、二艘渡船驶出不久,已被敌人发觉,炮弹、机枪暴风骤雨般袭来,渡船周围溅起高高的水柱,刹那间,船身被打了许多小洞,河水不断地涌进船舱。第二艘渡船由于漏水太多,停止前进,更换木船,此时,行驶在急流中的第一艘木船上的13名勇士,奋不顾身地一边用缸子、盆子往外舀水,一边向敌人还击。两位掌舵的船工用尽力气拼命地向前划去,当渡船驶近距西岸滩头只有十几公尺处时,突然被大群冰块包围,桨和舵失去了作用,渡船不仅一步也前进不得,反被夹在冰块中间向下漂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副指导员徐邦全带头跳到一块浮冰上,一边高声喊着“同志们跟我来!”一边跃上另一块浮冰。被困在船里的战士们,学着徐邦全的样子,一个接一个地跳上浮冰,向前跃进,在距离河岸只有五六公尺时,战士们一起跳入水中,扑向河岸。冰冷的河水,湿透了衣裤,寒风一吹,立刻结成了冰,一走动便沙沙作响。据守河岸地堡的敌人,一见有人登岸,便立即以密集的火力封锁了整个沙滩,我突击队员当即有2人负伤。此时,东岸我军也加强了火力支援。副指导员徐邦全当机立断,命令战士李志力和张生海各自带领3人,分两组向敌人据守的西孤山两个据点发起猛攻,勇士们以攻无不克的气势扑向敌人据守的地堡,扔出一排排手榴弹,将敌人地堡炸毁,旋即和顽抗之敌展开了白刃战,徐邦全、李志力先后几处负伤,仍坚持战斗,又接连夺取了4个滩头阵地,打退了敌人几次反冲锋,击溃敌人1个连,掩护二营主力陆续渡河登岸投入战斗。该营主力投入战斗后,攻占了敌人据守之禹王庙、上峪口、高山堡等据点,俘敌连长以下32人,缴获轻机枪2挺。22时许,七一七团渡河完毕,并掩护二纵主力渡过黄河。

知识出处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9

这本史书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的事实,真实地记录了七十二团半个多世纪以来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是一部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彰往昭来、启迪后人的宝贵历史资料。七十二团的历史是一部浴血奋战的斗争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