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残损币的兑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5685
颗粒名称: 二、残损币的兑换
分类号: F832;F426;F822
页数: 3
页码: 155-157
摘要: 残损币是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即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楚,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在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币兑换 残损人民币 流通人民币 人民币

内容

残损币是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即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楚,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在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流通量也不断加大,残损人民币的数量也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人民银行在设立残损人民币兑换专柜的同时,要求银行、信用社代理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开展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当时对残损人民币兑换人员未作具体要求,各营业网点柜面人员均可按照《残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规定的兑换标准予以兑换。
  2000年8月8日,县联合社根据人行伊犁州中心支行下发的《关于做好人民币券别合理搭配和加大操作人民币回收工作的通知》,注重调剂辖区市场上流通人民币券别结构,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加大了损伤人民币回收,提高了市场上流通人民币整洁度,实现流通中人民币达到七成新的要求,认真做好损伤人民币回收工作。辖内各网点均配备了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面值的人民币,办理现金业务时,对流通的现金按照七成新的标准进行挑拣,不符合标准的纳入破币核算。
  2001年3月21日,县联合社根据人行伊犁州中心支行转发人总行《关于组织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大检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现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组织各网点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会计股按通知对辖内网点的残损人民币回收质量情况、残损人民币复点情况、残损人民币复点现场管理情况等内容进行自查,提高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
  2003年,人总行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适度放宽了残损人民币兑换条件,并在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的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自此,县联合社各营业网点设立残损人民币兑换专柜,摆放残损币兑换标示牌,按照《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的标准和要求长期无偿为客户兑换残损币。
  为提高流通人民币整洁度,维护人民币信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1998年起实行的《损伤人民币挑剔标准》和2001年起实行的《“七成新”纸币的基本标准》同时废止。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1)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20平方毫米以上。(2)纸币票面裂口2处以上,长度每处超过5毫米;裂口1处,长度超过10毫米。(3)纸币票面有纸质较绵软,起皱较明显,脱色、变色、变形,不能保持其票面防伪功能等情形之一。(4)纸币票面污渍、涂写字迹面积超过2平方厘米;不超过2平方厘米,但遮盖了防伪特征之一。(5)硬币有穿孔,裂口,变形,磨损,氧化,文字、面额数字、图案模糊不清等情形之一。
  2004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正式实施,县联合社各营业网点按照此文件和《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开展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5月11日,人行伊犁州中心支行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损伤人民币兑换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行、社组织一线出纳人员认真学习《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和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切实掌握残损人民币挑剔兑换标准。5月30日,县联合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损伤人民币兑换工作的通知》,各营业网点按残损人民币挑剔兑换标准做好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
  2005—2006年,县联合社各营业网点按残损人民币挑剔兑换标准,做好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
  2007年9月,自治区联社转发《人民银行关于做好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县联社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掌握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含义和兑换范围,严格执行兑换操作程序,确保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8年2月,为进一步加强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管理,确保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工作,县联社营业网点选配责任心强、有一定兑换经验的6名工作人员从事此项工作,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009年,为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流通管理,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有效防范假币流通,规范假币收缴、鉴定行为,维护人民币信誉,切实保护公众利益,人行伊犁州中心支行下发了《规范人民币收付业务的通知》,要求优化流通中人民币券别结构,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
  2010年2月1日,人行伊犁州中心支行印发了《关于伊犁州直人民币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县联社辖区各网点在营业大厅醒目处张贴“无偿兑换残损人民币、提供券别调剂服务承诺公约”“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各网点设立专柜进行残损人民币的兑换。
  2011年,县联社各网点设立专柜进行残损人民币的兑换工作。
  2012年,县联社各网点执行“无偿兑换残损人民币、提供券别调剂服务承诺公约”“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设立专柜进行残损人民币的兑换工作。

知识出处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巩留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志书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附录外,共22章,85节,横向编目,竖向编纂,纵横交错,鉴往知今,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涵盖全县农村信用社的各个层面,从发展空间上突出了地方性,从内容上突出了综合性,从编纂上突出了资料性,从时间上突出了连续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