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中宁枸杞证明商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1020220000983
图表名称: 培育中宁枸杞证明商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起始页: 006.pdf
结束页: 007.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DF414
关键词: 市场管理 科学发展

内容

2009年,全市工商系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区、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努力按照做到“四个统一”、加强“四化建设”、推进“四个转变”、实现“四高目标”的要求,提高监管服务水平,为促进工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奋斗。.乘风破浪谱新篇改善民生构建和谐——转变工商职能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在登记注册窗口实行节假日预约服务、下班延时服务、年检验照上门服务等九项优质服务措施,进一步方便投资者办理登记注册业务;通过放宽名称核准、经营领域等措施,降低了注册登记门槛,让个体工商户开业、变更、注销登记和验照直接到工商所一站办结,促进了各类经济主体准入;通过采取免收工商管理费和登记费、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等5项支农惠农措施, 促进新农村建设;采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7项具体措施,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 培养小老板85个,培育小企业85户,新增就业岗位943个。对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5大类人群从事个体经营的,一律免收注册登记费、营业执照工本费等费用,“两费”停征前,共减免工商管理费56万元。 在执行停征“两费”工作中,为个体工商户退还已交的个体工商户管理费20余万元。 去年,全市新登记内资企业89户、私营企业30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29户、集团企业2户、个体工商户6151户。目前,全市内资企业达到1066户,私营企业2044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35户,集团企业4 户,个体工商户23060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展数量均创历史纪录。 —在红盾助企渡难关上有更大的作为一是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联系千家企业”活动,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完善落实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开展以“服务促发展,真情助企业”为主题的工业企业走访月活动,召开多层次的企业恳谈会, 将帮扶工作落实到单位,解难帮困。二是对确因经营困难或者拆迁、改造等原因停产停业未能参加年检的,企业提出延期申请, 予以暂缓企业年检,并从轻或免予处罚。三是积极主动地促进就业再就业。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创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充分发挥个私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创新支持举办经贸洽谈活动的方式方法,引导发达省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来我市投资创业,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促进项目对接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商标强企上有更大的作为建立以企业、农村经济组织为主体、 工商部门为主导、商标代理机构参与服务的商标注册“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实行商标注册目标任务责任制,将申请商标注册及培育著名商标的任务下达到各县局,分解落实到工商所;对使用注册商标的企业, 帮助健全商标管理和保护制度,鼓励支持争创著名商标,提高商标的知名度和附加值。2009年,全市预期新申请商标注册不少于200件,培育宁夏著名商标10件,申报中国驰名商标1件。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有更大的作为研究新办法、新措施,进一步深化服务 “三农”工作,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在 “红盾护农”方面,全面推行农资商品“一账通”制度,在批发户中推行农资商品电子化管理,健全农资商品电子档案,开展 “放心农资示范店”的创建工作。在“商标富农”方面,积极引导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申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初步建立了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制订了《中卫市工商局市场区域巡査责任追究办法》,率先在全区工商系统推行了 “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 的市场区域巡査责任制监管模式.有效提高了市场监管工作水平,这项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工商局的充分肯定。全市食品经营者实现了“两项制度”全覆盖,消费环境进 —步改善。 探索创新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一是加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和执法水平。进一步深化“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网格化监管模式,加大市场巡査力度,强化食品市场日常监管,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区.确保监管执法到位。强化对食品质量的监督和分类监管,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并落实“三合一”台账制度。以乳制品、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节日食品为重点,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査,确保人民群众吃到放心安全食品。二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品种、区域和农村市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重点对家电等大宗商品下乡启动农村内需市场的行为加强监管,査处借机向农村消费市场倾销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切实维护城乡消费者的利益。三是努力构建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和社会监督为一体的长效监管机制, 突出抓好市场主体准入、信用分类监管、质量分类监督、市场区域巡査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信息化网络建设。 ——健全和完善消费维权机制和手段一是完善和规范12315网络体系,扩大12315进社区、农村、市场、企业、校园的网络覆盖面,使大量的消费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完善.继续创新, 建立中小学生消费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切实把12315 “进校园、进课堂”工作抓实抓好。及时受理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强化 12315受理、转办、反馈、综合分析和消费引导功能,使12315成为宣传消费知识的平台,成为与广大消费者、人民群众信息互动的平台。二是积极构建消费维权长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小额消费争议解决机制, 建立健全工商机关与相关部门在消费维权方面的协作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和与相关行业协会的情况通报制度,全面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水平。三是积极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教育。倡导科学、健康、文明消费,着力提高消费信心,引导和促进消费者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维权拉动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 —抓好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按照“四高目标”,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抓机关、促基层,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创亮点,抓廉政、树形象”的总体思路,抓队伍建设不放松,抓效能建设不动摇,抓廉政建设不懈怠,努力建设一支“三个过硬”的干部队伍,为工商行政管理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为确保大走访活动扎实有效,市工商局开展了以“服务促发展,真情助企业”为主题的工业企业走访月活动,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为自治区工商局副局长武晓平在市工商局局长马忠的陪同下到企业了解相关情况。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