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貌3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1020220000300
图表名称: 白银市貌3
起始页: 008.pdf
结束页: 008.pdf
图表类型: 插图
分类号: F291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发展概况

内容

白银市地处甘肃中部、黄河上游,位于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市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47万亩,总人口 17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60万人,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共69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早在明朝洪武年间,由于开采“白银”兴盛,官方在此设立采炼机构 “白银厂”,有“日出斗金”之说,白银缘此得名。白银曾于 1956年设县级市,1958年升格为地级市,1963年撤销,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建市。 (一) 白银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白银的有色金属、煤炭和水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由此奠定了白银工业的基础。历经50 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甘肃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年生产加工能力40多万吨,原煤年产量1056.6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30万千瓦,稀土分离加工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聚碳酸酯研究开发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I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高纯炸药产量占全国的60%。 (二) 白银是黄河上游百万亩高扬程灌溉农业区。 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占流经甘肃段的52%,为白银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明清时期, 沿岸人民造水车、修水渠,发展灌溉农业。建国以后,在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陆续建成了景电、靖会、兴电等15处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加上自流和井泉灌溉,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34万亩,瓜菜、草畜两大特色产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撑,全市瓜菜种植面积 84.79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9.5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702万头(只)。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 76%,其中干旱半干旱山区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40%。 灌溉农业区和干旱山区反差较大,占总耕地30%的水浇地承担了全市80%的农业产出,全市至今仍有10%的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 (三)白银是红军长征三军会师的地方。 白银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会宁会师成为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如今,会宁会师旧址被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红色旅游城市”之列,并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红色圣地”的美誉名扬四方。白银还有以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为标志的258公里黄河旅游风情线。“会师圣地”的人文景观和“黄河石林”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四) 白银是西部科技新城。 全市已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建立博士硕士研究生工作站4个,拥有各类技术研发、推广和服务机构62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到4.5 万人,先后与国内外189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项目达到218项。创办了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正在争取把产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园区。白银已被科技部纳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 (五) 白银是国家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 2008年3月17日,国家将白银列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之一,为白银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组织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抓转型、促发展,通过解读政策文件、编制转型方案、凝练转型项目、建立保障体系,卓有成效地推动了转型工作。召开了市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暨转型动员大会,按照“以人为本、科学转型”的理念,提出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带动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转型的总体思路,确定了 “631324”的阶段性转型目标。成功举办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产学研项目对接会。“白银风电设备制造工业园”挂牌成立,白银中科宇能科技有限公司风电叶片成功下线。白银公司与中信集团成功实现战略合作,引进投资32.6亿元。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白银市做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甘肃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白银市的转型工作,资源型城市转型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在转型的推动下,全市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可喜局面。预计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4.28亿元,同比增长1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亿元,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增长 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3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2676元,增长15.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2%。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鼠去牛来辞旧岁,龙飞凤舞庆新春。在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代表中共白银市委、白银市人大常委会、白银市人民政府、政协白银市委员会和白银市175万人民,向中卫各族人民拜年,为中卫人民送来新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祝愿中卫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生活愉快,阖家幸福, 万事如意 !祝愿中卫市和白银市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祝愿两市的友谊源远流长 ! 国家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世界投资中国魅力中小城市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中国红色旅游城市红军长征三军会师的地方中国品牌特殊城市联合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范例城市中国投资热点地区人民网2007年度市民最满意城市2008年人民网改革开放30年网民最满蕙的30个城市之一。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