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秉业在瓜地查看瓜苗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1020210001365
图表名称: 董秉业在瓜地查看瓜苗
起始页: 005.pdf
结束页: 005.pdf
图表类型: 照片
责任者: 张晓勇 摄
分类号: F307.1
关键词: 农业种植 海原县

内容

在海原县兴仁镇高速公路附近有一块压砂地,每年种着许多不同品种的西甜瓜。特别是今年,这块砂地里种了52个品种的西甜瓜。这就是兴仁镇供种站站长董秉业的15亩试验田。今年40岁的董秉业,1983年固原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兴仁镇工作。20多年来,他为当地的西甜瓜品种引进和针对“旱砂田”特点的西甜瓜栽培技术改进做了不少工作,为该地区的西砂瓜产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成功引进示范推广的甜瓜品种“玉金香”,2004年获得自治区品种引育择优补助。由于董秉业在良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突出成绩,2004 年12月,他被海原县政府聘为海原县首批农业科技特派员。推广新技术——让农民科学种田由于受传统的种植习惯和固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影响,在农村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兴仁,农民仍然墨守着广种薄收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粮食生产效益低下。在本地已有近百年种植历史的压砂西甜瓜,更是品种单一,产量很低。当时18岁的董秉业凭着年轻人对工作的一腔热情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入田间地头,多方取经问道,对影响当地农业的土壤、温度、降水、光照等自然条件进行了反复调査论证。1984年春天,他在当地推广地膜覆盖压砂西甜瓜。由于农民对此认识不够,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推广不顺利。最后他说服家人,在自家的压砂地里开始了地膜覆盖压砂西甜瓜的试种。这一大胆举动,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好奇、怀疑甚至冷嘲热讽铺天盖地向他袭来,这让刚刚参加工作的董秉业感到了一种压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压力。结果,大旱之年,他家的西甜瓜获得了丰收。而事实也证明,采用新的种植技术,西甜瓜的产量增加了。他一下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农业专家”。 从此,年轻的董秉业不再孤独,家里经常坐满了前来咨询的农民,他时常奔走于田间地头,尽自己所能为乡亲搞好农业服务工作。谁家的瓜苗病了,他立即骑车前往,仔细观察,搞个明白,治个彻底,即使偶然一株畸形瓜苗,他也要追个究竟。这一忙就是20多年! 推广新品种——让农民得到实惠 20世纪90年代初,环香山地区农民改变过去以粮食为主的种植,开始自发将宜种西甜瓜的坡地、沟台地改为压砂田,大面积种植压砂西甜瓜。这一地区的西甜瓜有了一定规模、产量和影响力,但因品种单一,品质不佳,也不耐贮运,西甜瓜销售成了问题,当地瓜农又陷入了增产不增收的困境。这一切董秉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1年, 他到甘肃、新疆、陕西、北京等地广泛捜集适宜本地引种的良种信息,从国内西甜瓜主要育种单位引进新品种开始在自家的15亩试验田实验。董秉业的实验对广大瓜农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这种集中示范的模式,也有效地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他先后示范种植西甜瓜新品种达200多个,通过反复试种,他从中筛选出了一批综合性优良的品种。为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董秉业将购来的西甜瓜种子分成小包送给瓜农试种,这种采取自己集中示范和农户多点示范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取得了良好推广效果。 1995年董秉业从甘肃省河西瓜菜研究所引进的甜瓜新品种“玉金香”,就因其具有较强抗病性、突出的商品性和出类拔萃的品质等优势,很快在当地得到大面积推广。10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到了15万亩,产生的经济效益已逾亿元, 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环香山地区西甜瓜产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董秉业说,每当看到瓜地里自己推广的新品种,给瓜农带来成倍的收入时,看着农民由于靠种植西甜瓜一天天富裕起来时,自己所有的辛苦、委屈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感到由衷地欣慰,觉着自己多年的努力值得。如今,以“玉金香”为主,“金城五号”、“银帝”等为辅的环香山西甜瓜种植已成了宁夏中部干旱带一道靓丽的风景,产品以优质、无公害的独特优势,远销北京、上海、西安、郑州、武汉等大中城市。 服务瓜农——痴情源自热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环香山地区西甜瓜产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压砂瓜种植热潮迭起, 这给了董秉业更加广阔的舞台。他又多方筹措资金40余万元,创建了农业技术服务部,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种子、地膜、科技等服务赢得了当地瓜农的好评。2005年上半年,他义务为农民进行西甜瓜种植技术培训5000余人次,集中培训9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他还多方求助西甜瓜栽培专家,邀请他们到当地瓜农的田间地头,现场给农民指导讲解,并举办过多次大型现场交流会,请来全国知名专家传授栽培技术,为当地西甜瓜产业做了很好的宣传。 2004年8月10日,中国瓜协的知名专家王坚、 王鸣、林德佩、田书佩等到兴仁镇为瓜农现场讲课。环香山地区西甜瓜生产基地的壮观和天然风貌给这些见多识广的专家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每年春播时,部分贫困农户由于资金紧张而不能正常购买农资, 董秉业就把种子、地膜、化肥等赊销给农民。2005年春季,他给瓜农赊销各种农资价值达到了 40 余万元。截至目前,瓜农欠他的种子等货款累计已近20万元, 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收回无望。 而董秉业,依然热爱着自己的事业,服务着当地的瓜农,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