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海原县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6807
颗粒名称: 试议海原县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2月3日中卫报登载的关于海原县科学发展的突破口的文章。
关键词: 海原县 经济 科学发展观

内容

一、对海原县发展现状与前景的简单分析。海原县地域辽阔、资源匮乏、十年九旱,并且雨季有姗姗来迟且日益靠后的发展态势。如果没有国家退耕还林等惠民政策的救助扶持,单靠农业可能老百姓连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区位劣势、资源贫乏、观念禁锢加之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发展工业也一时难以有所突破。交通闭塞,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不能借力拉动,故而曾经陷于“工业没搞头,农业没靠头,第三产业没势头”的困惑境地。然而,海原县的发展也有其优势:一是土地多,二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空间和潜力巨大,三是搞养殖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加之毗邻的甘肃、内蒙古等地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和有加强合作的有利时机。因此,只要我们抢抓国务院《关于加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海原县新区建设等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开放,以我们的三大优势为突破口,克难奋进,我们就会变劣势为优势,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就会创出一条前无故人的发展之路。
  二、尝试走“工农一体、以农培工、优势突破、恢复生态、教育优先”的发展道路。海原县近30年缓慢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如果一味地把工业、农业割裂开来,单打独斗,海原县的发展就会形单影只,形不成合力,就会脱离实际成为空中楼阁。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转换观念,创新思路,共同探索海原县发展的突破口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海原县县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新区带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生态立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谋划、勇于创新的大战略、好思路。因此,在坚持争项目和招商引资毫不动摇的前提下,尝试走“工农一体、以农培工、优势突破、恢复生态、教育优先”的发展道路,以三大优势为突破口,并且只有把工业和农业一体统筹,只有在以农业培育工业上做足文章、做大文章,只有充分挖掘工业在农业当中的有效连接点和生长点,海原县的工业才能起步并且随着工业的不断壮大,才能有效拉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工农一体、以农培工、优势突破、恢复生态、教育优先”的发展模式构想。一是扭住根本,发展教育。俗话说“治穷先治愚”。要从根本上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发展教育并且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勿庸质疑,教育不发展其他的发展仅仅是表面发展,是畸形的发展,教育的落后将导致全盘落后,是最根本最致命的落后。二是恢复生态,改善环境。恢复生态,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存环境,是海原县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荫及子孙的百年大计。大力种草种树是改善自然条件和恶劣气候环境的必由之路,是无需争论的大道理,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是送地招商,土地突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土地作为一项产业,吸引投资,盘活资源,从而用四两拨千斤之力,达到突破的目的。四是产业循环,马铃薯突破。马铃薯作为海原县的铁杆庄稼,也是农民增收的最主要途径。我们应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大量生产,并且瞄准马铃薯深加工、废渣养殖、清真牛羊肉、滩羊皮草等发展工业,依托工业发展拉动第三产业,形成循环经济圈。五是打造品牌,养殖突破。长期以来,海原人对养殖一直情有独钟,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海原的无膻味羊肉更是倍受人们青睐。海原地盘大,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咸水碱草,发展养殖业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精心培育养殖链条,着力打造“无膻羊肉”品牌,使养殖上规模,向品牌要效益,以养殖求突破。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但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