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百年梦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6293
颗粒名称: 第四辑 百年梦寻
分类号: I25
摘要: 2009年11月20日中卫报登载的长篇报告文学。
关键词: 农业 硒砂瓜 品种

内容

(上接11月19日第十版)
  向目标奋进
  原始意识上的“打瓜子”子瓜,人称“老头瓜”,个头小、产量低。即使有个样,也在当时的物流条件下,难以售罄,更难卖上好价钱,干旱带农家一年的愿望啊,常常变成了无望!嗣后的“压砂瓜”,如前所述,似乎是奇货可居,其实未必!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肩背驴驮,一亩地压的砂,砂质、砂量,都与今日压砂地大不相同。打洞的老鼠,给了我们先祖压砂保墒的启迪,然而,当时的生产条件,我们的先祖,何尝不是肩背手刨的呢?并且,瓜的品种等等,也使当时的压砂地长出的还是“小老头”,难以卖出,难以卖上好价钱。生产力、流通、品质、气候……如同一座座大山,隔阻了先祖们谋生谋食的念想,一次次把美梦击得粉碎。哦!我多灾多难的先祖
  们,你们的探索何其坚、何其难!
  西山风伯骄不仁,九虎如碎虎驰如轮;
  排关绝塞忽大至,一夕炭价高千缗……
  而只有到了今日中卫,物质与精神,信息与物流,科技与农机种种,为百万亩压砂瓜注入了新鲜血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恰其时,硒砂瓜,这个大多数人还不甚明白的压砂瓜诞生了。
  硒砂瓜,因其生长的土地和品质而成其名。因其生长在黄土高原的石头缝里而奇之。长沙人笑称其“石头瓜”,重庆人吃着其香甜的瓜瓤,称之“沙漠瓜”。极富想象力的广州人,看到今白个头均在30斤左右的压砂瓜,更赞叹:“哦,好大的个头哟!大大瓜哟!”
  “我可以再吃一块吗?”往往,西方人吃到了香山的硒砂瓜,还是一副君子的风度,如是发问。其实,香山的硒砂瓜,即使你吃出了西瓜肚来,也是极为舒坦,何况这炎炎烈日,吃一口硒砂瓜,清凉清凉……
  硒砂瓜,更是科技的成果。它经过农技人员多次试验、多次优选,才出现了富含锌、硒、钙等矿物质元素的品种。所以才成就了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男女老幼皆喜食的硒砂瓜……
  为使山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市委、市政府领导可谓不遗余力,想群众所想,解群众之忧,排群众之难,用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2007年11月26日召开的全市百万亩压砂地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市委书记刘云谈及情有独钟的硒砂瓜,感慨万端。硒砂瓜产业从建市之初的不足1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00万亩,提前1年实现百万亩的目标,这是中卫硒砂瓜产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壮举;是在中部干旱带上掀起的一场顺应天时、造福百姓、感天动地的土地革命、产业革命!……百万亩全国最大硒砂瓜基地的建成,倾注了党中央、自治区等上级领导的心血,实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战略意图,铺筑了中部干旱带群众的小康之路,造就了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形成了以“三苦”精神为核心的中卫精神,为中卫打造了一张最亮丽的“绿色名片”。 (未完待续)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段鹏举
责任者
张永生
责任者
孙艳蓉
责任者
刘健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