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力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5792
颗粒名称: 选择的力量
并列题名: 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明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1月11日中卫报登载的关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明的文章。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声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内容

成功并非一场竞赛,也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而是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权利。经验告诉我们,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成功的自然而然的过程,绝非一场难以忍受的苦役。但是,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成天为工作而工作,甚至常常怨天尤人,养成了一些对人生发展不利的心态。当然了,这也是一种选择上的区别,更是一种选择的力量。现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李明,就是一个选择了科技之光的人,也是一个选择了成功的人。
  最初听说李明是个高科技人才,因没见过面,以为他是个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目光冷峻,全身充满“学究”气的硬派人物。但和他姐姐聊过后才知道,李明很年轻,喜欢笑,有点腼腆,似乎更像一个大男孩。不过,大男孩只是他的表象,他实则更像是一棵结满了果实的树,别人的意志左右不了他,和任何人为伍,他都能卓然独立。1975年,李明生于中卫,他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从中获得了快乐和知识的源泉。1987年,李明选择了中卫中学,也选择了在知识的海洋里实现人生的价值。他的选择也记录了他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李天柱校长所希望的精英学子。那时候他就明白选择的重要性,也明白把自己真实的愿望表达出来,把自己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自己喜欢的学科里,以便实现他明天的梦想。中学时期的李明,不仅兴趣广泛,还有一颗超越之心,他积极主动加入了植物课外小组,在课堂之外的野外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这种学习实践活动使他在自然风光中不断地打磨自己,同时也让他获得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记得那时他对计算机特别痴迷,加入学校的计算机学习小组后,他常常为某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苦思冥想,废寝忘食。当时麦兴旺老师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潜心辅导和指点他,使他在编程方面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初中3年级的时候,李明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计算机编程比赛获奖后,他又在各类计算机报纸和杂志中发表文章多篇,其中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文章获得了自治区中学生发明创造一等奖。与那些为了成功而苦苦挣扎着的人们相比,李明似乎是幸运者,似乎从少年时代起,他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就充满了荣誉感。特别是他选择了计算机领域,并且在计算机编程中打开了心门,从中看到了异样的天空,看到了科技之光所折射出的绚丽多彩后,他心灵的辽阔,那种确切的自我认定,那种对奋斗方向坚定的把握,都让他与这个世界的默契程度变大了,也让他初次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虽说李明从小就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和3个姐姐都很宠爱他,不让他受一点点委屈,但他也很懂事,在学习上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并不需要家里人为他操心。1993年,李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天津大学自动化系,在大学期间,曾获得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编程比赛二等奖。1997年,李明获得天津大学自动化系学士学位。毕业前夕,一家上市公司已经与他签订了工作协议,而就在此时,李明却收到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按协议进入这家公司从此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要么得支付5000元的违约金,放弃令很多人羡慕的职位和薪水,进入中科院学习深造。在人生的重要关头,是父亲的果断坚定了李明的信心,也让李明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作了重要的选择。这种选择,把李明个人内在的潜质、潜能和潜在的智慧都充分发挥了出来,也为他成就未来的科研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明选择了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就选择了一条艰难曲折的科研之路。3年的研究生学习,使他对自己的潜能和潜质不断挖掘和发展,他坚定地认为,在科研之路上永无止境地探索,那才是成功的起点。与此同时,李明在国内语音识别领域受被誉为开山鼻祖的俞铁城教授的悉心指导,很快掌握了语音识别领域的关键技术,并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演讲文章。2000年,李明顺利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硕士学位。同年,李明赴德国西门子研发中心(慕尼黑)协助德方进行汉语语音识别方面的研究。在那里,李明不仅深入研究了德国西门子在语音识别方面的技术现状,也在异国他乡时时告诫自己:一棵树其吸收阳光和营养的能力越强,它就会长得越快越高,枝叶也就会越旺盛,反之,它就会停止生长和枯萎下去。大自然对万物都是一样的慷慨,生活对李明也一样。尽管国外的工作生活环境很优越,但李明对自己祖国的牵肠挂肚让他感到任重而道远,他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向外国科研工作者学习,积累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丰富自己的经验,努力使自己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好在回国后以此报效国家。1年后,德国方面希望李明再与他们续签两年的合作研究协议,李明却毫不犹豫地婉言谢绝了德方的好意,及时回到了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继续他的语音研究工作。也许有人会不理解李明的这次选择,但他自己认为,作为一个国家培养多年的高科技人才,伸出头去看看国外的月亮可以,但从根本上还是要选择自己的国家,并坚定不移地为自己国家的月亮变得更圆更大更亮而努力奋斗。
  李明不仅在人生的重要关头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而且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发现了科研领域里另一个广阔的世界,那就是语音世界的神秘和美妙。2002年,李明考取了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的博士,他开始主攻与音乐相关的研究。音乐检索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当时国内专门研究此方面的人还寥寥无几,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内还没有人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李明迎难而上,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和潜心学习与研究,完成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也很快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在此期间,他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了《一种高效鲁棒的音频身份识别方法》、《固定音频检索的方法和实现》、《一种基于哼唱的音乐检索方法》、《Sonic Tune旋律识别系统介绍》、《基于内容的音乐信息获取方法》等多篇很有价值和影响的学术文章,使他的科研事业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其中由他研究开发的固定音频检测系统,在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组织的固定音频检测评测中,综合性能排名第一。他的毕业论文《基于哼唱的音乐检索研究》更是国内语音识别在音乐检索方面的一个突破。2005年,李明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李明带领学生继续在音乐相关的语音领域研究,成绩斐然。2006年至2007年的国际音乐信息检索评测活动中,李明带领的小组连续两年获得哼唱检索评测的冠军,对此,《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多家报纸进行了报道。而他所研究开发的固定音频检测系统,也于2008年被国家信息产业部选中,并用于国家安全方面一个金额上千万元的语音项目中。同时,他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专利申请4项,他所带队研发的哼唱点歌和歌唱评分系统在卡拉OK厅中开始推广使用。
  李明选择了科技之光,选择了科研之路,也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他志存高远,不为灯红酒绿所诱惑,不为凡间俗事所羁绊,他在自己所喜爱的语音世界里孜孜以求、勤奋踏实、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攀登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而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善良、懂事、感情细腻却又时常让家人为之担心的书生。先是他的婚姻问题总是让父亲操心,由于科研工作繁忙,使他几乎没有时间谈恋爱。有时出差上了火车,车厢里的人把他挤到哪里他就站在哪里,从来不为自己抢座位。这种大智若愚的情怀牵动了一位厦门姑娘的情思,李明终于相逢了他生命中志同道合的伴侣。2007年春天,李明带着心爱的厦门姑娘回到中卫举行婚礼,从此完成了父亲的一桩心事,也为开拓未来的科研事业解除了后顾之忧。西北的黄土和大漠的风沙赋予了李明朴实、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品质,涛涛的黄河水和中卫的臊子面又滋养了他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喜欢说中卫话,喜欢北京人称自己为“卫中学子”。他还经常梦到自己回到了中卫在黄河边散步,梦到自己仍在中卫的母校读书学习,醒后给父亲打电话时却不知如何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目前,远在北京的李明依然很繁忙,正忙着准备到日本参加学术研讨会,而他所研究的领域,包括音乐信息处理、模式分类、数据挖掘等,也依然充盈着他人生的理想。时常,我们抱怨自己与成功无缘,其实,成功从未远离过我们每一个人,只是我们自己不懂得选择,弄丢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那把钥匙。但李明在科研之路上的闪光足迹却告诉我们:选择是一种力量,成功的钥匙就在我们身边。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健彷
责任者
李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中卫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