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沼气工程激发新农村建设新朝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5459
颗粒名称:
沼气工程激发新农村建设新朝气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1月4日中卫报登载的关于沼气工程激发新农村建设新朝气的文章。
关键词:
沼气
能源
农民
内容
“用沼气烧水做饭比煤气快,而且安全无味,最重要的是使用沼气不花一分钱,还解决了生活垃圾。”马吉明是沙坡头区文昌镇双桥村第一个挖沼气池、第一个安装、第一个试火成功的村民。使用1个多月,沼气的洁净、方便让他非常称心。
“我第一次填了2立方米的牛粪,至今还在用。如果感觉气小了就再扔进去几锹,很好操作。而且到了冬天,只要能保证发酵池的温度,一年四季都可以用上沼气。”有了马吉明的“现身说法”和带头“示范”,双桥村许多村民都消除了疑虑,陆续参与到沼气池的建设中。
在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给文昌镇下达任务,建设沼气池100座、服务点1个。作为全市唯一一个指定要求建设沼气工程的乡(镇),该镇经过仔细研究,将沼气建设与该镇的危房改造相结合,主要在双桥、五里、郭营3个村开展此项工程。考虑到该项工程的环境效益,文昌镇结合本镇实际,在100座的目标任务上又多加了20座。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3个村的沼气池建设情况时发现,参与建设沼气池的村民对政府的这一政策很是满意。据了解,这3个村处于城乡结合部,虽然巷道硬化了,但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还是比较严重。“沼气建设使生活垃圾得到了无害化处理,而且还发挥了多种可利用效益。”这是采访中双桥村村民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由于环保,文昌镇双桥村的2个农家乐已率先建设了沼气池。走进黄家园子农家乐,院里树上的红苹果将枝条压弯了。主人黄玉忠停下手里的活计告诉记者:“沼气干净卫生,除了烧水做饭,沼气渣可以作果树肥料,按比例拌进饲料里又能增加营养喂猪,对咱农民的好处多着哩。”黄玉忠已经建了一座沼气池,他打算再建一个,同时再养几头猪,综合利用沼气,以此提高农家乐的整体绿色品位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三农”问题得到中央高度重视,中央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措施,我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府补助,农民得实惠”的惠民政策。据文昌镇沼气池建设技术负责人丁志平介绍,农民建一座沼气池,镇村共补贴300元,补助水泥1.5吨,通沼气用的管子、灶具,还有建筑工人的工资,都由国家沼气专项资金支持。整个算下来,建好一座沼气池,农户只需支付三四百元。
沼气工程暖人心。此项工程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工程后期进展非常顺利。目前,文昌镇已完成90多座沼气池的建设。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