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中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5344
颗粒名称: 绿满中卫
并列题名: 我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综述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1月3日,中卫报刊登了中卫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内容。
关键词: 园林 城市 工程

内容

从旧有轨迹的城市中挣脱,潜心打造一座生态宜居的崭新园林城市,这是一个属于勇敢者的抉择。
  因为有了这样的决心,中卫才处处透出绿来,才更加绚丽多姿。
  一项民心工程
  绿色是生命,是希望。一座拥有绿色的城市,必定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城市。
  基于此,设市以来,我市就确立了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内涵,完善城市功能。于是,实实在在地创建园林城市被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几年来,我市在全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创建园林城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卫、造福老百姓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的准确定位,以创建园林城市为载体,按照“高标准、有特色、创一流”的方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了创建工作,加快了生态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在规划审批时,我市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旧居住区改造,绿化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的标准”,全面开展居住区绿化达标活动和创建“园林式小区”活动。目前,市区“园林式小区”和“园林式单位”均达到50%以上。
  大面积绿化是创建园林城市的保证。今年,我市以植树节为契机,广泛发动,全民参与,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归口下达植树任务,实行建设管理责任制,一年建、两年管、三年验收,全方位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在中冶美利纸业已经建成的30万亩速生林带边缘,我市新建的腾格里湿地公园、美利工业区,让沙漠周边的绿色屏障更加厚实。目前,我市城市总体规划面积从12平方公里调整到5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城市绿地面积达897.51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6.04平方米,绿地率达39.02%,绿化覆盖率达到35.96%。
  付出总会有回报!几年来,通过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我市城市环境大为改善,功能不断优化,管理水平提高,处处有着深刻的生态印记。“这几年,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了,现在有香山公园、应理湖、景观水道,早晨到这些地方锻炼后,一整天都觉着劲头足、心情好。”在香山公园晨练的张大妈高兴地说,市委、市政府真是为老百姓办了大好事。
  “创园”带来的思考
  流连于美丽的中卫,园林城市的特点正显露无遗。在这种极富震撼色彩的变化背后,是中卫人民作出的巨大努力。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近日,我市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通过验收。考核验收专家组这样评价我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通过两天的考察,中卫的确是最精彩的‘压轴戏’。”这无疑是对我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最好的褒奖。
  随着我市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更需要以开放、文明、优美的形象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我市适时提出并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这也正是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理念、改善人居环境的客观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建设中卫巨大热情的需要。
  “‘创园,的根本目的是要为群众创造一个景色优美、环境幽雅、生活舒适的良好居住环境,使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有决心早日把中卫建设成美丽的国家园林城市。”展望未来,副市长马世军胸有成竹地说。
  看今日中卫,已然一番迷人景象。沿着这条道路执着前行,未来的中卫,将会更加美丽动人。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春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中卫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