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 托起明天的太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5301
颗粒名称: 关爱“留守儿童” 托起明天的太阳
并列题名: 海原县形成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
分类号: G210
摘要: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留守 儿童 教育

内容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留守儿童”享受到优质教育,海原县经多方调查研究,确立“关注留守儿童,重点要从其入学和监管问题入手”的方略,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实行“控辍”工作责任追究制。全县各中小学校对各自服务片区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明细档案。同时,新建了由教师、年级组、学校自下而上,逐级负责的“控辍保学”目标管理责任制。每个学年初,学校与年级组、班主任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年级组、班主任负责与“留守儿童”父母取得联系,进行交流沟通,为确有困难的家庭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片区“留守儿童”能全部按时入学。其次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构建关爱网络。海原县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列入学校德育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学校管理、社会参与、家庭配合”及“教育、服务、关爱”三位一体、统筹兼顾的服务机制,确保服务范围内“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很多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缺少与他们的情感交流,长此以往,“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由于情感上得不到慰藉与呵护,其中一部分“留守儿童”易形成内向、自卑、敏感、脆弱等不健康性格,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往往会导致他们形成自私、孤僻、暴躁、蛮横等不健康性格。针对以上情况,各学校通过组织召开主题班会、队会,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明白自己的提高进步,就是对父母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
  四是定期家访,及时了解情况。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海原县号召各学校教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并发放了《致“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一封信》,授予监护人家教方法,让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从监护人身上得到亲情慰藉,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最终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五是开展校园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为排除“留守儿童”心灵上的孤独感,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学校每学期都通过举办图书角、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填其补心灵的空白。
  六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影响他人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各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通过老师讲解、播放实例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规范自身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另外,学校每学期还邀请法制副校长和司法人员到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有效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