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5260
颗粒名称: 小桥流水人家
并列题名: 从我市商品房建设和『塞上农民新居』看人居环境改善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0月30日,中卫报通过中卫市商品房建设和『塞上农民新居』阐述了人居环境的改善情况。
关键词: 商品房 建设 环境

内容

“小桥流水人家”是元代著名杂剧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的名句。今天,“小桥流水人家”的人居环境已不再是古人笔下的诗句了。在中卫,城市中的一个个居民小区,农村中一座座“塞上农民新居”,勾画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妙图景。
  走进市区紫荆花城、海原县新区的住宅小区、中宁县城新世纪花园……住宅楼样式新颖,小区内花草芬芳、流水汩汩、小桥隽秀、凉亭别致……
  王志军是沙坡头区文昌镇雍楼村村民。他用脏、乱、窄3个字概括了设市前该村的人居环境。如今他在市区购买了一套房子,他指着小区内的小桥、流水、花草、树木、广场,兴奋地对记者说:“你看,如今的住宅小区多好、多美!”让王志军更为自豪的是,他所买的房子一楼门前还有一个小花园。王志军说:“有个小花园,可以种花、种菜。”的确,现在的居民小区档次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与几年前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城市如此,农村又是什么景象呢?
  中宁县石空镇太平村“塞上农民新居”,就像一座座小别墅。红瓦双面坡,全现浇灌的房屋,既美观又实用,可供3代人同时居住。村里道路全被硬化,道路两边有花有树。不仅如此,村里还建有广场、活动中心、卫生室,配有健身器材。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既是市委、市政府以民为本的体现,又是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生态旅游城市的重要举措。5年来,我市采取招商引资等各种措施,大力实施安居工程,一栋栋商品住宅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漂亮、大气,具有现代化城市气息的住宅小区相继建成。2008年,我市在旧城改造中吸引市外9家开发企业到中卫开发建设住宅小区,投资近6亿元。
  就在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一年一个大变样的同时,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吹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拉开了序幕。3年间,全市80%的乡(镇)通过旧庄点改造和“塞上农民新居”建设,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还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设市5年来,我市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逐步实现,特别是黄河湿地公园、香山公园、应理湖等项目工程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马进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中卫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