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梦寻》连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4972
颗粒名称: 《百年梦寻》连载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0月23日,中卫报刊登了长篇报告文学《百年梦寻》。
关键词: 长篇 报告 文学

内容

第三辑 压砂瓜的脉搏
  (上接10月22日第八版)
  寻找坐标
  是啊,往事真的是不堪回首。
  但是我们必须要回首往事。因为往事是历史的备案,她刺痛我目,给我以泪;她激荡我身,给我以力;她震撼我心,给我以智……也许,正是她,才是催生出百万亩硒砂瓜的智者、勇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香山地区在很多人的心中目成了“边疆”。
  城里的干部不愿到香山来。他们把到香山任职看做是一种“发配”。即使提职也不乐意。来了的干部,总又寻找各种理由想尽快离开。他们觉得在这块山地上难有作为,出力大,流汗多,总又迟迟不见成绩。谁愿干出力不讨好的活呢?十个手指咬哪个都痛。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中卫历届领导都对香山牵肠挂肚,都为香山忧心忡忡,都对香山另眼相看——世界联合国组织来支援了,运来了黄油和牛肉罐头,大张旗鼓地引水上山……尽管领导费尽心血、采取多种措施;尽管外界多次施以爱心、伸以援手,香山却一直古井无波,昭彰不显。
  于是香山地区在人们眼里又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过不了河的泥菩萨”。几个外地人听说香山很穷,要来香山看个究竟,临出发,先去超市买了一堆方便面和火腿肠,有人不解:“准备这么多东西干什么?”他们说:“听说香山穷得吃不上饭。”他们还打电话问原中卫县有关部门的一位负责人:“我们去你们那儿的香山,需要穿羽绒服吗?”中卫的这位仁兄很奇怪,7月份这么热的天,穿那劳什子干吗?外地人说:“听说香山人穿皮袄子,我们以为那里很冷。”
  如果说上述个案是外人的误解,却也透露出香山的偏僻和闭塞。可是,下面这些实例,就是香山人实实在在的感受了。
  长期以来,香山人在发展问题上的确掉队了,他们自己知道,这是他们心里抹不去的痛!
  “香山是个穷坑”,对于香山的干部群众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形容词,那是压在心头的一座大山。“穷坑”的帽子一天不摘,香山的干部群众一天就有喘不过气来之感!
  纵观中卫的历史,最难的是让干旱带的人脱贫,这里不脱贫,中卫就不能脱贫,共和国就不能脱贫!
  让我们看看这样一个事实:在原中卫县版图的土地利用中,平原灌区和干旱山区的垦殖率高低悬殊,平原为54.82%,山区仅为3.3%。事实上,解决耕地、人口、粮食的平衡问题成了当时香山地区的首要问题,切实保证这三者相对平衡,似乎成了山地科学管理的一大重要和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我们看到,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香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落后,山区的产业发展水平也很低,第一产业比平原地区粗放,第二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极低,且多数规模小,这些都反映出山区的经济实力与平原有很大差距。干旱山区农民虽然积极地在压砂地里种西瓜,但收入水平低,仍然存在因病致贫,因还高利贷返贫的现象。山区的水、电、广播电视、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几乎没有文化娱乐设施,农民看不到电视、电影。文化设施条件落后,制约了农民对科技和文化的需求。这里的教育仍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上学极不方便。还有很多农民,为了多铺几亩压砂地种瓜,就把正上初中的孩子从教室里拉回家充实单薄的劳动力。这种发展状况,使之和其他地区的差距反而拉大了。
  (未完待续)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段鹏举
责任者
张永生
责任者
孙艳蓉
责任者
刘健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