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河镇农民工海原新区揽走千万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4792
颗粒名称:
三河镇农民工海原新区揽走千万元
分类号:
D422.6
摘要:
2009年10月,三河镇有1000多农民工忙碌在海原新区建设的各个工地。自海原新区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三河镇农民工已经从新区揽走1000多万元。
关键词:
农民工
工种
新区建设
内容
本报讯(记者 张晓勇)海原县三河镇辽坡村村民杨文军是新区一家工地的电焊工,日工资100元。目前,三河镇有1000多农民工像杨文军一样忙碌在海原新区建设的各个工地。自海原新区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三河镇农民工已经从新区揽走1000多万元。
以往杨文军和同村的年轻人都在银川、包头等建筑工地务工,自去年5月海原新区开工建设后,他们就开始在家门口的新区建筑工地务工,务工和务农两不误。今年年初,杨文军在三河镇与劳动就业部门组织的农民工技能鉴定中拿到了电焊工的中级证,他的日工资也从过去的60元涨到了100元。目前,杨文军在新区建筑工地务工已经挣了两万多元。
据了解,自去年海原新区开工建设以来,地处海原新区驻地的三河镇平均每天在新区务工的农民工达1000人以上。春秋季植树造林的高峰期,到新区务工的三河镇农民工高达5000多人,农民工人均日工资50元以上。今年1月,三河镇针对新区建设中砖瓦工、电焊工等工种紧缺的情况,配合劳动就业部门专门举办培训班,组织务工人员进行技能鉴定。通过劳动就业部门的培训和鉴定,三河镇295名和杨文军一样长期在建筑工地务工的人员,拿到了劳动就业部门颁发的砖瓦工、电焊工等技能等级证书。这295名有证书的农民工再回到工地,工资都涨了不少。同时,三河镇还安排专人负责和新区各用人单位联系,协调解决在务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为新区务工的农民工服务,保障他们的权益。镇上还积极协调联系,在海原新区的红宝宾馆、银海纺业等企业安排长期务工人员200多名。
三河镇党委书记高务质算账说:“三河镇平均每天在新区的务工人员按1000人算,每人日工资按最低50元算,每天在新区也能挣5万元;新区建设用工工期少说也有200天,三河镇农民工在新区建设中保守说也揽走了1000多万元。”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