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工强县”新蓝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4774
颗粒名称: “兴工强县”新蓝图
并列题名: 探寻中宁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
分类号: F427
摘要: 2009年10月21日中卫报登载的关于中宁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文章。
关键词: 中宁县 工业经济 产业结构

内容

引子
  俗话说得好: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今年以来,中宁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按照区、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千方百计保增长、尽心尽力保民生、全力以赴保稳定,逆势而上、顺势而为,呈现出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可喜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幅绚丽多彩的——
  “兴工强县”新蓝图。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翻开中宁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画卷,循着工业经济发展的轨迹,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宁的工业不仅实现了量的突破,更凸显出质的飞跃,无论经济总量还是结构调整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如今,工业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宁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中宁今后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西部百强县”的实践主题和建设“枸杞之乡、冶金重镇、物流之都、金岸明珠”的发展目标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回眸中宁县今年的工业成就,虽然有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也有经济发展大环境发生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和影响,但中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区、市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兴工强县”不动摇,以扩增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创下了照耀史册的辉煌业绩。
  据统计,今年1至9月份,中宁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和38%。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亿元,增长22%,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32.3%。全县新上、技改、扩建(续建)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0个,完成投资10.2亿元。
  1至9月份,中宁县共引进各类招商项目54个,协议总投资279.7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7.68亿元,引资项目186个,落实资金12亿元,共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9.68亿元。引资数额、项目规模均创历史之最。
  历数昨天的辉煌,工业经济积淀下丰厚的底蕴,为今天的发展、崛起、跨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服务保增长
  工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发动机”、“加速器”。中宁发展的重点在工业,希望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中宁县党政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自去年以来出现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工业这台“发动机”能否释放充足的马力,发挥中心作用,这台“加速器”能否充分发挥效能,推动经济向前发展,是最为关键的。中宁县委书记张兴斌曾多次明确要求中宁县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在危机中相机而动、主动而为。主动出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治本之策,多干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事,为经济长远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为此,面对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宁县坚定不移地把促进工业发展作为保增长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和项目带动战略,坚决打好工业增长攻坚战。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包抓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准确把握运行态势,及时协调解决工业产品价格下滑、利润下降、产能过剩、生产受限等问题,千方百计为企业“过冬”营造温暖的小气候。中宁县财政挤出资金916万元,对生产经营困难的骨干企业给予原料收购补贴和贷款贴息,全县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绝大部分实现正常生产。目前,全县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4家、10亿元以上企业3家。
  1至9月份,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宁夏天元锰业集团公司、宁夏秦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宁铝厂、宁夏红中宁枸杞制品有限公司等中宁骨干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7.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完成工业增加值9.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5%。
  项目带动保增长
  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要加速工业发展,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的突破口,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这样才能扭住一批大项目,牢牢牵住跨越式发展的“牛鼻子”。
  于是,今年以来,中宁县抢抓中央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争取地方债券项目和银行中长期贷款资金3.5亿元,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30个,批复总投资2.87亿元,启动实施了63个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数量和项目投资均创历年新高。以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县为契机,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力促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隆基硅公司2800吨单晶硅一期、兴尔泰集团12万吨硫酸、华夏公司40万吨硫酸一期、瀛海天祥公司100万吨水泥熟料等重大项自相继建成投产,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据中宁县工业商务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新文介绍,今年以来,中宁县抢抓国家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央、自治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为中宁县工业项目建设,尤其是中宁县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目前,中宁县共向自治区经信委申报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项目42个,经备案核准项目16个,先后为宁夏天元锰业集团公司电解金属锰节水节能改造项目和利用废渣生产建筑砌块项目争取国家扶持资金540万元和70万元,为宁夏杞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争取国家中小企业扶持资金80万元,争取到自治区经信委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2万元等。
  招商引资保增长
  俗话说得好:“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继续引来全国各地的“金凤凰”,今年以来,中宁县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资源招商、上门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创了“以坦诚的态度感化客商,以热忱的服务赢得客商,以高效的机制留住客商”的招商引资新局面。同时,为招大商、大招商、招得上、留得住、长得大,中宁县以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目标,启动实施了“一园四区”规划建设和“布局合理、产业聚集、循环发展、基础配套”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三个百亿元”工业基地。
  宁夏万隆新材料公司投资132亿元建设的100万吨稀土彩钢板、锦宁公司投资58亿元建设的70万吨铝镁合金以及北京天润新能公司投资20亿元、华电集团投资40亿元风力发电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中宁县,宁夏发电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宁县招商局局长董兴华告诉记者,今年的招商引资中,中宁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率先垂范,多次赴杭州、福州、宁波、包头、西安等地进行招商引资,在继续发挥枸杞之乡交通、资源、产业、电力、水源、人文等6大方面优势的基础上,增添了诸多人文招商和感情招商色彩。
  宁夏万隆新材料公司董事长史绍斐在谈到万隆公司之所以要在中宁投资开发时感慨地说,吸引万隆公司落户中宁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中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投资潜力,更主要是中宁县党政领导的招商诚意和热情打动了他们。
  建设园区保增长
  特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发展环境、热忱的待商态度,让全国各地的投资商纷纷将目光瞄向了中宁县,但随着新兴工业化、农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宁县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推进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中宁县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不占良田、工业项目上山入园的科学发展理念,投资2亿多元,规划建设了面积达16.4平方公里的冶金工业区。入园企业达4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家,成为中宁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瀛海循环经济工业区是中宁县工业园区“一园四区”之一,由于该区地处荒山地带,附近没有合格充足的水源,供水问题制约着该区的发展。对此,中宁县高度重视,专门聘请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勘察设计了工业区供水方案。同时积极筹措资金近700万元,在中宁县舟塔乡田滩村打井作为水源地,将3眼机井的水汇集在加压泵站处的600立方米蓄水池内,然后通过加压泵扬至3000立方米蓄水池,再通过变频供水系统向工业区供水,从根本上解决了该区的供水问题。目前,瀛海天祥公司自今年5月中旬投产至今,已生产水泥熟料23.3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4012万元。“企业能够按时投入生产,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宁县对我们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瀛海天祥公司有关负责人诚恳地说。
  工业是强县富民之本。保工业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从工业迅猛增长的势头中不难看出,今年以来,中宁县坚定不移地把促进工业发展作为保增长的首要任务,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作为驾驭复杂局面、体现执政能力的试金石,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打造冶金重镇为主攻方向,坚决打好工业增长攻坚战使古老的中宁,焕发出勃勃生机。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地名

中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