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迎接掌声和鲜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4486
颗粒名称: 在旅途中迎接掌声和鲜花
并列题名: 记实力派书法家马自平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0月14日,中卫报刊登了实力派书法家马自平的事迹。
关键词: 书法 环境 旅途

内容

有一天接到朋友的电话,说马自平回来了,她要请客。我奇怪朋友为何请客,她说多年前她就特别佩服马老师的精神,想跟着马老师学书法,后因种种原因却是她儿子曾给马老师当了一段时间的学生。早就听说马老师离开中卫好多年了,一直在外漂泊,他的书法作品也随着他的漂泊人生遍地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也许,朋友所说的马老师的精神,就是他对书法的膜拜及执著追求吧。
  据说人的生存状态有两种,或者离开本土“漂”,或者“坚守”。本土这个概念对马自平来说就是中卫,因为中卫是对他的精神成长影响较大的地方。对他来说,不断地走到外面进行书法艺术交流,再回到中卫,那是他对自己心中拥有的精神家园的深沉的思念。1968年5月,马自平生于宁夏中卫,自幼受家庭影响,爱好书法。1987年考入徐州煤炭工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分到中宁县余丁乡政府任文书。工作环境是一张办公桌,一个土炕,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烟中毒的事件。好在他有练书法的爱好,也便能打发那些孤独寂寞的时光。后来他调到原中卫县副食品集团公司工作,不久,又调到原中卫县地毯厂工作,工作换来换去,但手中的毛笔却没有随着工作的变动而丢掉。也许他的生命与变动息息相关,尽管每换一次工作,每前进一步都意味着一次冒险,但却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探索。但他知道,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变换,他手中的那支毛笔,就是他生命的根,他在书写中会有神思,会有心灵的归宿和依靠。
  有些心事只能自言自语,有些秘密只能告诉朋友,有些痛苦只能默默承受,自己还是要靠自己拯救。就在马自平还被生存环境困扰的时候,无奈他又失去了工作。那时候,父亲有病,母亲去世,自己失业,无奈的他在鼓楼西街开了一家“中卫文化艺术用料店”,虽说此店名飘逸的字体,为他在中卫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此店的生意并没有就此兴隆,文化人的耿直和书生气在生意场上很快让他失去了从一个书法爱好者转化为商人的机缘。这可能是命定的,有的人命中注定是做生意的,有的人命中注定要在书法艺术的世界里无休止地探索。在马自平的人生中,也许挣钱是为了生存,经历才是重要的,只有经历了各种生活,体验了其过程中的艰难曲折,生命的意志,生命的力量和希望才会就此张扬。记得有一天,马自平被镇罗中学邀请去写字,回来时到中冶美利纸业去看一个朋友。朋友希望他到中冶美利纸业上班,就让他写一份个人简历。结果他用一个小时写了7页的简历,拿给董事长后,不到10分钟,董事长就让他立即上班。但这份工作他还是没干多久,主要是与他的爱好相去甚远。那时候他不相信文化人做生意难,他相信在生意里面注入文化元素是一道新的艺术风景线。于是,他又在鼓楼北街边开了一家“羲之书画社”,由此引导了中卫广告艺术化的新潮流。特别是他在中卫西部大酒店大厅的壁画,更是为他的人生迎来了蜕变的机遇。2004年,几位美国人转完沙坡头来到他店里,一次性购买了6000多元的书法作品,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打入国外市场。同年,他在“新时空艺术培训中心”的活动中,策划用拖布当毛笔写大字。当他拿着拖布在20多米长的黄布上写下3个大字:“黄河谣”时,他的心情是激动的,有一种豪气冲天的感慨。曾经的那种热腾腾的场景不仅轰动了中卫,也开创了中卫人写“超”大字的先河。而这3个大字也成了他的名片,他所到之处,人们都知道他是那个写“黄河谣”的人。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些人确实不如你,但你也确实不如很多人。
  2005年,马自平离开中卫去西安,就此开始了一种新的人生旅途。所到之处,以笔为开路先锋,以书法作品会友,苦心塑造着具有西北人明显烙印的书法家自身性格与价值取向的鲜明形象,无不把人在旅途和书法作品的母题渲染得熠熠生辉,荡人心魄。马自平在西安住了半年,靠自己的书法作品说话,不仅和西安的书法家成为益友,而且还和一个小学生成为了朋友。据说在江苏常州,书法家管敬泽先生说,一直以来他以为宁夏人不会写字,但看了马自平的字帖后,觉得常州人也不一定能写得出这样的字。当时曾有人对他说:“你是西北人的骄傲!”而他却说:“我不是西北人的骄傲,我不能代表西北人,也不能代表中卫人,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其实,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片山崖,那是早晨攀登的地方,也是黄昏仰望的地方。马自平对自己的定位过于柔软,当然,柔软不是缺陷,而是美德,是一种让生命葱茏如竹的追求。因为他知道,文字起源于绘画。书画同源,书画不是无声的语言,而是每位书画家个人情感的渲泻、内心世界的流露、生命本体的解释等。所有的书画家都是通过和借助笔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这就需要书画家们不辞劳苦地对知识日积月累,还要在长期的生活积淀中感悟真善美,力求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多年来,马自平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市老年大学举行书法学术讲座。他的足迹遍布甘肃、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与各地的书法友人进行了广泛的书画交流和学习,并为全国各地的部分旅游景区、商厦、酒店、画廊、学校等进行书法题名题字,作品被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及东南亚各国友人收藏。这种人在旅途的生活也使他更懂得了笔墨语言的表达,是个人文化理念的指示与审美情趣的张扬,更是生活感悟的一种美学意义的升华。
  在人生的旅途中,马自平就这样上上下下、起起伏伏地经历着人生的得失,迎接着属于自己的掌声和鲜花。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夏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卫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马自平,他的作品曾参加全国六届、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新人新作书画篆刻作品展,2002年世界华人艺术展。其书法作品编入《东方之子书画集》、《当代书画家名人录》,一部分作品曾在《书法》、《大学》、《中国书画报》、《书法报》等报刊发表。2009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马自平行书》一书,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广泛好评,由此,他也成为了一位活跃在当今书坛的实力派书法家。
  门内门外,看见辽阔。采访马自平后,再看他的书法作品,便有了更深的体会。有人说马自平的书法作品是根植于传统,然后厚积薄发,他总是意先行笔在后,显得一丝不苟,刚柔相济,让人们在欣赏中颇感其中深藏的禅宗智慧,于平静中又蕴含着一定的力度。他那种在笔墨间流露出的对传统的钟情和对文化的尊崇,充分地展示了一种文人书法的情怀与格调。马自平为人热情,坦率真诚,中卫的几个书法爱好者在他回中卫的那些日子里,抓住机会向他请教。他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去修炼心境和提高书法以外功夫,说只有做到心随其形,笔随其意,形意结合才能有所进步。他劝大家多去看一些书法展览,又在一位书法爱好者家里给大家示范写字并讲解,讲如何用笔、如何用墨、如何布局……当然他也告诫想学他风格的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在他看来,无论学任何东西可都可以去吸收别人,但一定要自己消化,要有自己的思想内涵与风度。马自平把生命当成了旅行,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值得欣赏的风景。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也要让书法爱好者寻找到正确的习字方法。为此,他目前正在做三件事:字贴发行、光盘发行、远程培训。他要求自己能够承担历史传承的重任,在弘扬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以最正确的方法去经营发挥自己的作用。
  流年似水,波平如镜。不经意间掉落一颗石子,顷刻间波光潋滟,风动了情,水皱了眉,记忆的碎片,灵魂中那些凝固的画面,都在瞬间不容思考地蹦跳出来。马自平从小生活在中卫,他明白家人对他深切的期望,虽说在最初的岁月里他满载人生的疲惫与忧伤离开了中卫到外面拓展书法的根据地,但他一直坚信,这也是他人生的长征,是他为书法艺术进行的一次长途跋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须去感叹,时时是可创造之时,处处是可创造之地,书法艺术同样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展现耀眼的光彩。梦想依旧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城市起航,鲜花和掌声也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里交相辉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亘古不变的明月跨越千年的梦想与期盼再次圆满的时候,马自平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中卫的亲人,也想起了那段在中卫的岁月。当他得到著名科法大家孙伯翔老先生的充分肯定和赞誉时,当他和《家有儿女》中姥姥的扮演者、著名演员杨雪交流书送时,当他和著名的相声演员郭德纲先生在一起的时候,他仍然会想起中卫那些和他一起愁,一起闹,一起写字,一起欢笑,一起辩论的故乡人的身影,这些故乡人的身影会陪着他在异地他乡远走一程又一程。也许,旅途的风光吹打不去的还是他心底的那片永久的故乡情,撩不去心底的仍是那抹对书法艺术的尊崇和执著的追求。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健彷
责任者
马自平
相关人物
杨雪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相关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
相关机构
济南职业学院
相关机构
济南市老年大学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