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当晒场愁坏司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4467
颗粒名称: 公路当晒场愁坏司机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0月14日,中卫报刊登了许多农民把公路当晒场的现象。
关键词: 公路 晒场 农民

内容

十月正值秋收时期,但许多农民把收割了的黄豆、水稻等铺在公路上晒,因此影响了公路的通畅,这让过往车辆司机很是头疼。
  “今年雨水多,刚打下的稻粒潮,必须得晒一下才能入仓。”这是老农们的经验之谈。院子里面积不够大,许多农民就近把稻粒铺在家门口的公路边上。“每到秋收这几天,这路就成了‘香饽饽’。为了占位置,有些农民甚至会在半夜起来撒上一些稻粒,圈下第二日的晒稻范围。”常年跑中卫至李园线路的公交车售票员小李说。
  另外,黄豆连枝从地里收回来,现在也不用人工拿棍子捶了,都是开农用车在上面碾轧。很多农民就利用公路之便,把黄豆秸秆铺在当路,让过往车辆顺带从上面轧过。
  一次,记者乘坐中卫至李园线路的公交车时看到,沿路都晒着稻粒,路中央则铺着厚厚的黄豆秸秆,形成了一个个道路障碍物,而且一个接一个,司机一路无奈地直叹气。“秸秆就铺在路中央,不从上面过没办法。我们又不能去禁止他们这么做。其实农民在路上晒稻子、轧黄豆都可以理解,但铺得太厚了,车一过就挂到底盘上了,而且刚铺上的秸秆都很硬,铺得又厚,这样很容易划坏车身的油漆。”一位姓董的司机无奈地说。
  记者也看到,为了避免轧到稻粒,司机们一般都要绕开一些。车多的时候,司机们不得不左右兼顾,摁着喇叭小心慢行。更有人甚至用木头圈在稻粒的外围,更加剧了拥堵塞车现象的发生。这让司机们很发愁,都盼着秋忙赶快过去。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