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历史前行丰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4275
颗粒名称: 铸就历史前行丰碑
并列题名: 中宁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综述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0月1日中卫报典藏本登载的关于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工作的文章。
关键词: 教育 体育 中宁县

内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宁县教育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过去的有学上,到现在的上好学、免费学,教育事业实现了质的跨越。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勤劳智慧的杞乡儿女在建设家乡改变旧貌的同时,也秉承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办一流教育,创教育强县”的气魄,在中宁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书写了重教兴学的新篇章。
  特别是建市以来,中宁县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紧紧抓住时机,根据中宁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坚持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方针,立足长远、与时俱进,形成了让上级领导放心、人民满意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格局,为打造中宁教育新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宁县委书记张兴斌曾这样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我们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将实现‘两基’目标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民心工程、基础工程,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使教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如今,在中国枸杞之乡这片红色土地上,各级各类的学校和数万名莘莘学子犹如盛开的花朵,万紫千红,在时代浪潮中争奇斗艳……
  回眸中宁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近年来,中宁县教育事业正随着时代的脉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宁的教育属于明天,中宁的明天属于教育!”这是中宁县党政领导和30多万中宁人民的共识。2009年以来,中宁县教育体育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抢抓发展机遇,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两基”工作水平,巩固教育强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管理水平,使全县的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宁县共有各类公办学校138所,各类民办学校17所,在校中小学生6万多名,中小学教师3247名,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成人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乡(镇)中心完小、初级中学教学仪器设备达到基本要求,其他学校仪器设备达到原三类标准。全县川区于1998年通过自治区“两基”验收,2003年通过自治区“两基”复验;大战场乡和喊叫水乡分别于2005年、2006年通过中卫市“两基”评估验收。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3%,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升学率达68.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中宁县教育工作在各级党政组织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切实突出“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题,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深入学习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解决问题为主线,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全县教育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全县人民教育要求,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学习型机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全县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三室”及“三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园林式学校遍布杞乡大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全县中小学。中宁中学等15所学校建成了校园网。2003年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新课程改革,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通过强化管理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共培养县级以上骨干教师633名。“三考一赛”成绩始终名列区、市前茅,高考升学率达74%,4所中小学被评定为市级示范学校,中宁中学被评定为自治区二类示范普通高中和“全国文明单位”。
  众所周知,教育质量的好坏与学校管理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息息相关。在抓管理促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过程中,中宁县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切实负起了抓人才资源的主要责任,大力实施“科教强县”、“人才强县”战略。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工作体制,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提高人才工作服务意识,使全县教育人才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近年来,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先后启动实施了“基础教育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工程”试点工作,制定下发了《中宁县基础教育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工程实施意见》和《考评细则》等,明确了工作目标,增补了工作措施,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学校总体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推进连片教研教改活动中,以教研教改促教学质量提升,大力实施课堂质量工程,有效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群众的意见建议,中宁县教育体育局还及时召开会议分析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等。为继续加大高考备考指导力度,近年来,中宁县教育体育局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高考座谈会,及时参加了区、市高考研讨会,通过聘请区、市专家和教授共同“把脉”中宁高考,进一步夯实了中宁学子高考基础。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加大了对领导干部和教师的考核力度,对部分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公开考核测评,严格落实了绩效工资改革制度等,优化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中宁县教育体育局还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教师打麻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有损师德师表的行为进行了规范约束。在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组织全县教师进行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了考核认证。为时刻保持中宁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宁县每年都通过区、市统一招聘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并推行了新上岗教师实行一年试用期考核任用的相关制度等。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安全事关重大。近年来,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在学校安全工作方面常抓不懈,与各学校签订综治及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了“人防、技防、物防”防范体系建设。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等制度,加大了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健全完善了安全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安全信息报告制度等。结合全县“安全隐患治理”等活动,对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黑网吧、报刊亭进行了清理整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中宁县教育体育局还及时调配资金,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统一配备了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等。为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向广大师生广泛宣传安全出行常识,在师生出入学校的高峰期,安排专人会同交警进行疏导。同时,中宁县教育体育局还针对季节变化,加强了各类流行病的预防教育,使全县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
  功德缘盛世,教育气象新。过去的几年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宁县教育体育局认真落实“科教兴县”战略,带领广大师生在中宁教育史上书写了精彩一笔。如今,中宁县教育体育局通过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围绕质量抓管理,加强教研促提高等一系列举措,使全县高、中考成绩稳步攀升;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使全县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优化,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免费教育,惠及了数万中小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品位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在多项活动中频传捷报……这些辉煌的成绩,在中宁县奏响了一支支动人的教育新歌。
  (本版文图均由中宁县教育体育局提供)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中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