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下课后又上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3455
颗粒名称: 小学生下课后又上课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9月,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教育部门早已禁止开办各类补习班、培训班,但一些中小学校的教师仍然顶风而上,直接或者利用各种变相的形式举办各类补习培训班。
关键词: 补习班 教师 学生

内容

本报讯(记者 张凤玲)开学已过去了两周多时间,有些小学生除了在校期间上课外,还参加了放学后的补习班。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教育部门早已禁止开办各类补习班、培训班,但一些中小学校的教师仍然顶风而上,直接或者利用各种变相的形式举办各类补习培训班。
  本学期刚开学,市民刘先生就为在市区一所中学上六年级的儿子找了一个补课老师,每月300元辅导费,周一至周六19时至21时在老师家中补课。说起让孩子上补习班,刘先生也有些无奈:“如果是上了初中或高中补补也无可厚非,但是孩子上小学就让进补习班,就有些不可思议。”原来,孩子的老师告诉刘先生,说他儿子数学差,建议他找个老师给孩子补补。后来老师帮刘先生给孩子找了个补课老师。“其实我儿子在班里学习也在中上等,作为学生家长我不喜欢老师办课外补习班,这样会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态度。但是我们工作又忙,加上课本上的知识也懂得不多,只能听从老师的建议。”在一商场卖衣服的王女士,她儿子上小学四年级,英语成绩一直不好,这几天正打算给孩子报个英语补习班,“我上班没时间给孩子辅导,孩子一放学就喜欢在家看电视,为了不让孩子沉迷在电视世界里,我把有线电视线都拔了,上补习班总比在家看电视强。再说他们好多同学都上补习班,我们孩子不上,就可能跟不上了。”王女士说。
  在采访中很多家长表示,去上了补习班的学生,老师就对他们好些,没去的就不给认真看作业,比如作业上有许多错误的字也不给指出,学生有进步也从不鼓励。为了让孩子得到老师的重视,不让孩子吃“亏”,家长不得不花钱让孩子去进“补”。
  记者采访发现,补习班屡禁不绝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校和老师。我们认为上级主管部门,只有对这些私自办班的老师严管重罚,同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才能有效遏止这一风气。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