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3338
颗粒名称: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并列题名: 海原县促教育优先发展工作纪实
分类号: G527
摘要: 2009年9月9日中卫报登载的关于海原县教育工作的文章。
关键词: 教育工作 海原县 师资结构

内容

7月初,海原县郑旗乡中心小学新建的餐厅投入使用,该校的376名寄宿学生开始在宽敞整洁的餐厅就餐。今年,为彻底解决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餐厅问题,海原县教育体育局积极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利用各种项目资金1400余万元,为19所寄宿制中小学校新建一层框架结构食堂(餐厅),共1.25万平方米。
  2008学年至2009学年,在区市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海原县将教育问题作为第一民生课题,做到了教育问题优先研究,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育资金优先安排。
  加大教育投入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海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为发展教育营造了良好环境。
  据了解,过去一学年,海原县投入资金1.8亿元(其中新区建设项目计划投入资金8851万元),改(扩)建了海原一小、海原四小、关桥中学、西安中学等110所中小学,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了校舍紧张的问题,给完小以上学校配齐了各类专用教室和设备。新区一中、一小和职教中心正在加紧施工,迁建了红羊中学,新建了曹洼中心寄宿制小学。
  同时,海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民生问题,密切关注寄宿生健康成长,继实施“一床一被”、“两蛋一心”教育民生工程之后,又实施了“一厅一堂”工程,完成19所寄宿制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餐厅),结束了农村寄宿生露天就餐的历史。该县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食堂达到全区一流水平。
  实施质量工程
  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
  在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下,海原县下工夫不断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发挥远程教育及教研工作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年初对全县所有学校远程教育设备进行了全面维护,确保了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行。将全县所有学校划分为东、西、南、北4个片区,实行县教研员分片蹲点教研、指导和服务。邀请自治区教研室10余名专家来海原县举办讲座、辅导和培训,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共1000多人次参与了此项活动,促进了城乡、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通过大力实施质量工程,使海原县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今年高考,该县共有2064名学生被录取,比上年增加391名。高职类全区成绩排名前20名的考生中,除第八、九名外,其余全部为海原考生。中考成绩600分以上考生517人,约占全县考生总数的13%,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六盘山高级中学、宁夏育才中学等县外优质高中学校在海原县共招生650人左右,该县中、高考继2008年之后,再次实现“双丰收”。
  深化人事改革
  师资结构趋于合理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年来,海原县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聘47名品学兼优、管理能力强的县直中小学校长和乡镇教委专职副主任,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同时,严格实行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代课制,规定中层管理人员工作量,充分发挥了领导班子带队伍、提素质、上台阶的示范带动作用。2006年招聘的145名特岗教师被转为正式教师。今年新招聘特岗教师364名、研究生学历教师5名、“三支一扶”支教人员55名,有效缓解了教师队伍紧缺的问题。组织各乡镇教委专职副主任和县直中小学校长参加寄宿制学校校长网络培训等大型培训活动4次。组织500余名教师进行了教师全员岗位一级、二级培训,并由各学校自行组织进行了教师全员岗位三级校本培训。对新招聘的364名特岗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实行新、老教师“一帮一”模式,加快了新教师的成长。
  推进职业教育
  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让一部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依靠技术在发达城市就业,这是海原县教育移民的主要渠道之一。
  一年来,海原县教育部门大力宣传、认真服务、强化措施,以县职业中学为基地,走联办和自办相结合的路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先后有1500名学生被招录到山东、天津、四川、银川等区内外中职院校学习。县职业中学开设了回族刺绣、民间剪纸等特色专业,注册成立了海原职中民族手工艺有限公司。县职业中学与红宝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常年为红宝集团培养酒店服务与管理专门人才。另外,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计划投资4295万元,在新区新建职教中心一所。
  巩固“两基”成果
  筑牢教育工作基础
  海原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组“两基”工作检查验收之后,继续坚持“控辍保学”工作不放松。面向农村、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工作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择校、转学学生学籍的管理和跟踪服务,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完成学业。目前全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72%、97.78%,实现了稳中求升的目标。同时,还积极联系社会各界捐款助学,目前已募集到各类救助资金190多万元,帮助505名大学生圆了大学梦。专门成立贷款服务中心,积极争取贫困大学生生源地贷款项目,帮助困难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目前已签约1200人,申请贷款500万元。
  一年以来,海原县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科教兴县”发展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实施教育惠民行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深受全县43万群众的好评。
  (本版文字均由海原县教育体育局提供)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