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辑 地球是输不起的实验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3053
颗粒名称:
第二辑 地球是输不起的实验室
分类号:
I25
摘要:
2009年9月2日中卫报登载的长篇报告文学。
关键词:
干旱
饥荒
农业
内容
(上接9月1日第八版)
生存危机
干旱和饥荒造成的心灵创伤,人类生存的基石被破坏,小农经济的影响,农耕模式的保守性,人口的压力,土质的损失,决策的失误,环境的严重恶化,能源与交通的困迫,资金与科学技术的缺乏,以及新旧传统的种种冲突等,这些都如一道道栅栏围困着山区的发展。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是无情的。在全球范围内,人类已经开始接受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了。
那是从荒漠的大山传来的讯息。
那是从人们心底发出的巨大悲鸣!
被老牛木犁划过了一遍又一遍的山地,被扫帚铁铲梳理了一次又一次的荒坡草地,从黑瘦粗糙的面孔上拂起的尘埃过后,接着扬起的是更大的尘埃。看不见绿色,找不到种植绿色的地方,广种薄收覆盖着梦的种子与人们的空想。香山地区的人献出了一粒粒闪光的种子,种下了一颗颗想象中茁壮的麦子,但那隐藏在地底下的根却已干枯,没有发芽,光秃秃的一片啊。他们跪在山坡上,向老天爷祈求雨水,祈求活命,他们周围的阳光和脸上的阴影互相覆盖。一粒种子埋进了山地,只是为了繁衍更多的种子。可是连埋进山地的种子也抽身而去,人心是何等的疼痛和悲凉啊。到秋风吹起的时候,人们就像远方天际飘浮的黑云,盲目地向着那一片片荒地哭泣。他们听不到山地复苏的声音,闻不到雨水的味道,他们陷于干旱的孤立和绝境中,张开巨大的嘴巴,往肚子里灌着风沙。
且听一位行吟诗人对《香山之顶的月亮》的歌唱:
它升上顶的时候,
叹息了一声,
我不敢肯定这就是照耀过古萧关的牛栏,
和腾格里沙漠的旧毡房的那枚月亮。
它仅是一团凝固的晕光和水色,
它在风里变硬了,
在风里擦亮了,
今夜,邈远的香山之魂将破碎在它的颤抖里,
今夜,香山之顶轻扬的草波将一浪高过一浪。
那隐忧的小眼珠和薄翼的睡眠将被它的喘息声所惊醒,
它会在上升中深感疼痛。
今夜的下半夜将会刮起大风,
风的鞭子会迅猛地抽打,
香山脚下那座废弃的寺院。
再一次来看看香山地区,香山这片土地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香山虽有七十二水头之称,但水,却一直困扰着这片广袤的山区。山脊上始终腾着烈焰般的太阳,像是一个滚动的句号,滚过之后丢下一堆堆死去的灰烬。
1953年,香山大旱致灾,县政府拨救灾款43万元。
1957年,香山大旱,草场枯竭,羊只乏死众多,4万亩小麦绝产。
1961年1月至6月,香山大旱,降水量只有60毫米。
1963年,山区受旱面积达28166亩,绝产12806亩。
1973年,香山地区旱情严重,夏作物减少78%,大牲畜死亡175头,羊只死亡3513只。
有记载的旱灾随着历史年轮的增加也在不断增加,深重而无法抹去地沉积在了历史的年轮中。香山,真如香山生员刘震元所述:“三年小旱,五年大旱,非诞言也!”
我们想算一笔账,但是我们无法算清这笔账。香山啊,以荒凉和悲壮出名的香山,山上比院子光,院子比炕上光,连神仙也留不住。不然,香山人无数次向老天爷求救,神仙怎么不给上传下达呢?在与世隔绝没有绿色交流的凄怆中,寂寞的香山人将自己困在贫穷和饥饿的模式里,没有了富裕,没有了俊美,没有了尊严,而大片的荒山却万古不语。香山地区的人解决不了温饱,一直在吃救济粮。这是一段历史的隐痛,人们望着这片冷酷的山地,诉说历史、大自然以及生命的痛苦。
(未完待续)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段鹏举
责任者
张永生
责任者
孙艳蓉
责任者
刘健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