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位热心人士的爱心接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2945
颗粒名称:
三位热心人士的爱心接力
并列题名:
宁夏红爱心助学暨《中卫日报》发起社会爱心助学仪式记
分类号:
G467.8
摘要:
2009年8月26日,在宁夏红爱心助学暨《中卫日报》发起社会爱心助学仪式上,当18名考上大学的同学和20名高中在读学生接过三位热心人士的爱心捐款时,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关键词:
爱心助学协会
贫困生
中卫市
内容
引子
沐着金秋的暖阳
爱心人士群英荟萃
多少双期待的眼睛
踮起脚尖
深情地眺望
忘不了你暖暖的手
搀扶着我稚嫩的肩膀
忘不了你那颗金子般的心
牵挂着我幼小的心灵
心中那盏枸杞灯
点亮了圣洁的天堂
春风满园的时候
枸杞子花在心灵深处
叮当作响
举起宁夏红的酒杯
让红枸杞燃烧的激情
温暖一群渴望读书的孩子
心中有爱
人生的原野,鸟语花香
心中有爱
梦中的童话,在我们身旁
相逢期待出发
沉甸甸的祝福挂满枝头
——献给爱心助学人士的祝福……
“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的群策群力,需要教育部门和各阶层精英的大力支持。”
——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晓磊
“慈善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时尚,更应是一种社会责任。”
——中宁县文联副主席陆岩
“今天我能站在这里,与各位同仁,一同为这些家庭困难的学子们献上一份爱心和祝福,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心才踏实,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中宁县泽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宁县余丁乡煤矿矿长李泽龙
8月26日,在宁夏红爱心助学暨《中卫日报》发起社会爱心助学仪式上,当18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同学和20名高中在读学生接过三位热心人士的爱心捐款时,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谢谢!谢谢!”一位家长泪眼婆娑地道谢时,在场的每一位人士都被一股热心人士爱心接力的暖流包围着……
爱心之火一点即燃
王兆龙,沙坡头区兴仁镇王团村的一位老实巴交的村民,自然条件的限制,让他一家的生活十分贫困——即使他非常勤劳,并且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王团村属典型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那里接近沙坡头区蒿川乡,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依靠政府退耕还林补助维持生活是这些地方群众共同的特征。虽然贫困,但王兆龙在孩子出生后,就打心底发了一个誓言:绝不能让孩子继续走自己艰辛的生活道路,一定要让孩子通过学习知识走出大山,摆脱贫困。从那以后他开始了四处打工赚钱。
王润,是王兆龙的大女儿。家庭的贫困让她很早就明白了生活的不易。被大山深处太阳炙烤得黑黝黝的脸庞,早已没有了青春年少的稚嫩,更多的则是坚毅。十多年的寒窗学习,她没有辜负父母。今年,她如愿考上了吉林化工学院。
录取通知书到了,但实在无法一次性拿出6000多元的学费,王兆龙开始四处奔走。前不久,王兆龙找到了记者,颤巍巍地拿出所有材料,希望记者能帮他找到有关资助机构,能帮多少帮多少。记者带着他找到团市委负责人陈贵贞,了解情况后,陈贵贞当即给兴仁镇团委打了一个电话,要求核实情况,给予帮助。
知道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公司每年也帮助特别贫困的大学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记者拨通了该公司总裁助理张晓磊的电话,事情出奇顺利,张晓磊立马答应给予帮助。
看到记者能带着一个素昧平生的村民四处寻求帮助,一直热心慈善事业的张晓磊被感动了——宁夏红爱心助学暨《中卫日报》发起社会爱心助学活动随即开始策划实施。李泽龙:少打几场麻将、少喝几场酒,资助贫困学生更有意义
李泽龙,中宁县泽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宁县余丁乡煤矿矿长。初见其人,年轻干练,没有一丝财大气粗的跋扈。
在宁夏红爱心助学暨《中卫日报》发起社会爱心助学活动中,他一次性拿出了1万元,在捐助现场,他又追加了2000元。
李泽龙告诉记者:“那点钱对我来说,就是少打几场麻将,少喝几场酒,但把那些钱用来资助学生更有意义。”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学生,关注慈善事业。
农村艰苦的生活和纯朴的民风,造就了李泽龙自信、坚强、率真、善良的人格品质。在注重公司经济效益的同时,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社会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对自己农村求学的艰辛,李泽龙有着很深的体会。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他先后为中宁县石空镇中心完小捐款2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当他得知有4个家境困难的大学生因凑不齐学费时,他捐出2万元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为了鼓励青少年文艺创作,培养杞乡文艺后备力量,他与刘国祥、陆岩、吴宏鑫、詹玉瑞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宁县青少年文学艺术奖励基金会,并向基金会捐款5000元。2009年7月,得知有许多考上大学的学子不能承担高额的学费时,李泽龙向中卫市爱心助学协会捐款2万元。李泽龙说:“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心才踏实,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陆岩:植善根者,方得善果
陆岩是中宁县政协委员、县文联副主席。作为枸杞之乡的文化人,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种过地,当过乡村干部、企业经理、文联作家,他现任中卫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红枸杞》文学期刊主编。多年来他先后策划主办公益文化活动及慈善募捐活动50余次。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磨刀石,苦难愈多,刀锋愈利,成长就是一条苦水河,游走在苦难与爱并行的河流。回首往事,陆岩对生活有着太多的感慨。他常言:植善根者,方得善果。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在他人生道路上给予他帮助的人。他时常以他们为榜样,修炼人生,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听到宁夏红爱心助学暨《中卫日报》发起社会爱心助学活动时,陆岩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了3000元。
有人说,谁认识了陆岩是谁的幸运,文学青年刘涧玉是陆岩儿时的伙伴,不幸被脱粒机扎掉右臂,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陆岩与其同室而息,同床而眠,为他题诗《红柳吟》:“沙欺红柳一时深,风催生命莫自沉。世上万物天宠爱,唯尔奋斗求自新。”在陆岩的帮助下,刘涧玉走出了绝望的阴影,在家乡办起了地毯厂。回首往事,他多有感慨,逢人便说:“没有陆岩的热心帮助,就不会有我事业的成功。”这一事迹被著名作家严光星写入报告文学集《高原的旋风》。现在的刘涧玉生活很幸福,买了房子,娶了媳妇,生活充满了阳光。
陆岩深知,文联工作文化是基础,联络是关键,二者缺一不可,文化与企业是一对孪生姐妹,共生共荣。2005年以来,陆岩共为新时代实业公司、杞福源枸杞豆奶公司等5家公司融资260余万元,帮企业度过了难关,企业也对文联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悠悠岁月,陆岩的爱心长跑也结出了硕果,在近十年的文联组联生涯中,陆岩共计给社会各界募集赞助款达20余万元。他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高额的收入。但他内心深处有一个慈善情结,久久不能释怀。
张晓磊:只有将爱永远传承,人才会从优秀走向卓越
张晓磊是一个名人,更是一个好人。他的身上,有很多头衔:宁夏农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主同盟沙坡头区副主委、中国企业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政协中卫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宁夏岩画协会副秘书长、宁夏中卫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宁夏作协会员、枸杞文化专家,现任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本次宁夏红爱心助学暨《中卫日报》发起社会爱心助学活动中,他出的力最大——联络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同时自己捐款6000元。
张晓磊说:“企业来源于社会,就要服务于社会,回报于社会,这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据张晓磊介绍,1996年11月,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公司成立。创业之初,无论市场开拓多么困难,创业资金多么紧张,公司都始终把回馈社会、支持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对待。13年来如一日,公司痴心不改,为中卫地区教育事业捐资160多万元,为全区教育和社会其他事业捐资了560多万元。自1996年以来,公司资助了中卫中学等社会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共计276名,帮助学子们完成学业。今年,还为宁夏慈善总会和市政协发起成立的爱心助学协会分别捐资了100万元和10万元,用于资助区、市贫困大学生圆梦。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波
责任者
谢亚东
责任者
相关事件
宁夏红爱心助学暨《中...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中卫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