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走近常乐豆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1689
颗粒名称:
走近常乐豆腐
分类号:
F427
摘要:
2009年8月4日中卫报登载的关于常乐豆腐的文章。
关键词:
豆腐
工业园区
品牌优势
内容
引子
中国的豆腐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久远。在我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加工豆腐的历史无法考证,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喜欢吃豆腐,而且有加工豆腐的传统。常乐豆腐因工艺独特、味道鲜美、质地筋道、口感好,在当地乃至全区都小有名气。但常乐豆腐一直都是满足当地需求,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近年来,常乐镇不断探求如何将豆腐产业做大做强,成立了豆腐协会,建设了豆腐加工园区……且看常乐豆腐的发展之路。
中卫得黄河灌溉之利,盛产稻麦和各种杂粮,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这为中卫风味食品多样,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中卫的风味小吃荤素皆有,各具特色,常乐豆腐就是其中的一绝。
常乐豆腐现状
常乐豆腐的渊源和历史已经无法追溯。常乐豆腐,顾名思义与沙坡头区常乐镇密不可分,事实也的确如此。据统计,目前在沙坡头区常乐镇有大大小小28户豆腐加工作坊。其中,常乐村就占11户。而常乐村磨豆腐时间最长的近20年。
而今,外地的客人来到常乐,在酒足饭饱并且品尝常乐豆腐这道精美的小吃之后,总是不忘带一份常乐豆腐回家。就是中卫本地人到常乐,也总会在大饱口福后为家人捎上一份。常乐豆腐好吃,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常乐豆腐为何会如此受欢迎?奥妙何在?“与其他地方豆腐的制作工序不同,常乐豆腐完全是纯手工制作,而且绝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完全是纯天然的。”常乐特色豆腐流通协会副理事长崔喜告诉记者。
崔喜是常乐镇常乐村人,他磨豆腐近20年。“20年来,常乐豆腐的工序只改进了一步——把石磨换成了粉碎机,其他的工序全部采用祖传工序,这也是常乐豆腐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崔喜说。
20世纪90年代初,崔喜腾出了家里的两间房子专门用于磨豆腐。磨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浸泡大豆。而选择优质的大豆和水则是磨出好豆腐的基础。当时,常乐的地下水因杂质较多,不适合磨豆腐。崔喜每天都赶着毛驴到黄河边拉水。
“我每天天不亮就从家中出发到黄河边拉水,等第二天水澄清之后再磨豆腐。”崔喜介绍说,这样的苦日子他一直坚持了六七年。后来,常乐建了水塔,磨豆腐用上了自来水,他拉水的苦日子才算熬到了头。
常乐豆腐的制作是经过精选优质大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压制成型等多道工序而成。这些过程除磨浆用粉粹机外,其余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完成。磨豆腐往往凌晨2时开始,至7时左右完成。随后,将豆腐或批发、或零售,发往各个销售点。
现在,常乐村豆腐大户每户每天使用大豆100公斤,可制作豆腐约170公斤。常乐镇每天生产2500公斤豆腐。其中,1000公斤在本镇被消化,其余1500公斤主要在中卫市区销售,每年的5月至9月是豆腐的“黄金销售期”。
打铁、拉船、磨豆腐曾经被称为人生三大苦。时至今日,打铁、拉船的现象少之又少,只有磨豆腐这一行业坚持了下来。但是,从古至今,磨豆腐的艰辛却一直没有改变。常乐村的张之禧磨豆腐已经5年了。5年来,夫妻俩一直都是白天睡觉,晚上加班磨豆腐。尽管苦点累点,但是,磨豆腐也使张之禧等人尝到了甜头。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小车,每天送豆腐再也不用骑自行车受罪了。
常乐豆腐的市场前景
乳白色,有豆香味,无酸味,无其他异味;块形完整、软硬适宜,有弹性,细嫩不粗糙;刀切后不塌陷、不裂、无杂质。与其他地方生产的豆腐相比,口感细腻、爽滑、鲜美是常乐豆腐的特色。常乐豆腐,迎合了现代人追求绿色、健康、营养的饮食要求,因而深受市场欢迎和消费者青睐。
据统计,目前常乐豆腐的销量占中卫豆腐市场销量的30%至40%,市区内各大市场、个体户、零售摊点都销售常乐豆腐,而沙坡头区除常乐镇外只有柔远镇有一个豆腐销售点。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沙坡头区永康、宣和、镇罗以及中宁、青铜峡等周边地区设销售点。估计这些市场打开后,常乐镇每天可生产豆腐5000公斤,可新增30户豆腐加工户。”常乐特色豆腐流通协会理事长宋吉忠说,常乐镇豆腐加工大户目前有崔喜、宋军、王振旗等6户。他们每天生产豆腐170公斤左右。协会的目标是将这6户豆腐生产大户培养成销售商,进一步带动常乐豆腐的生产、销售、流通。
据悉,2008年常乐特色豆腐流通协会成立。该协会主要是为常乐镇生产豆腐的群众购买原料、销售以及搞好宣传,扩大常乐豆腐的影响力等。同时,受常乐镇的委托,该协会还负责常乐豆腐的市场调查、开拓、前景挖掘以及常乐豆腐的品牌推广、保护等。
常乐豆腐的品牌保护
“加工规模小、包装问题、缺乏资金、假冒品牌太多、延长保质期等一系列问题是当前影响常乐豆腐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宋吉忠说。
目前,常乐豆腐的加工主要靠一家一户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加之受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影响,豆腐日产量不大,仅仅是满足中卫周边地区群众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常乐豆腐向超市、大中型餐饮企业进军。
“据我们统计,目前市场上假冒常乐豆腐牌子销售的豆腐7000斤,这些豆腐的销售,既有损于常乐豆腐的名誉,也给常乐豆腐的销售带来了影响。”崔喜说。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常乐豆腐,我们初步规划在今年年底将常乐豆腐园区的加工户增加到30户。立足品牌优势,通过增加豆腐园区的规模、生产能力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常乐镇党委书记刘险峰说,“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标准化的路子是做大做强常乐豆腐的必由之路。这些,紧紧依靠常乐镇是无法解决的。希望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常乐豆腐走出中卫、走向全区、全国添砖加瓦。”
为了改善常乐豆腐的生产加工条件、做大做强常乐豆腐,2007年,常乐镇在常乐农贸市场北侧建立了常乐豆腐园区。2008年,常乐镇进一步投入9万元,配套建设了上下水设施,并积极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了电的问题。常乐豆腐园区的建成,改变了传统的豆腐生产加工区也是居住区的现状,常乐豆腐的生产加工条件进一步好转,豆腐的安全工作也有了保障。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波
责任者
田海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中卫市常乐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