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培训费该由谁埋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0556
颗粒名称: “天价”培训费该由谁埋单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7月3日中卫报登载的关于企业要求应聘者交添加培训费的文章。
关键词: 毕业生 应届生 企业 培训费

内容

有大学毕业生在一个招聘专栏上查到一家软件公司需要员工,经过面试和笔试后,该软件公司决定录用他,但必须先经过公司的培训,然后才能实习就业。对方称要先交12800元的培训费,这可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吓了一跳。
  现阶段,正是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忙着找工作的时候。而当下,有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本来就设了这样那样的门槛,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当大学生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时,却要交如此“天价”的培训费,这不是为大学生就业又人为地多设了一道“门槛”——欲就业,先交来实习就业“天价”培训费。
  我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第6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可见,进行业务培训,并承担正常的业务培训费用,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这家软件公司在招聘大学生时要先交12800元的培训费,显然涉嫌违法。
  既然是涉嫌违法,用人单位为何又乐此不疲,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人单位不愿为新招收的大学生投入这笔费用,而是要把它转嫁到求职的大学生身上,让求职的学生来为企业承担本该由企业承担的培训义务与责任,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企本位”思想在作怪。
  从家门、校门再到企业门,所学与所用并不一定对接,让就业的大学生接受岗前培训,是为了把大学生的学能转化为工作技能,把所学与所用对接起来,这是很有必要的。然而,昔日的天之骄子,今天面临清沉重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社会心病的时期,用人单位就必然地要摒弃“企本位”思想,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之下,乡承担些企业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社会责任,为大学生就业开“绿灯”,之才是企业应有举。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冰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