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民警脸上的微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7010
颗粒名称: 写在民警脸上的微笑
分类号: F294
摘要: “过去,能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那就够奢侈的了。现在,咱派出所不但有宽敞舒适的办公室,还配备齐全了办公装备……”谈起海原公安派出所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民警深有感触,内心的欣慰写在民警的笑脸上。的确,2005年前,在海原县 19个派出所(现整合为14个)中,无房派出所就占到了11个,危房派出所数量达7个。长期以来,派出所无房、房屋简陋,缺乏交通工具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海原公安基层所队建设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基层所队民警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公用事业建设 派出所

内容

“过去,能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那就够奢侈的了。现在, 咱派出所不但有宽敞舒适的办公室,还配备齐全了办公装备……”谈起海原公安派出所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民警深有感触,内心的欣慰写在民警的笑脸上。
  的确,2005年前,在海原县 19个派出所(现整合为14个)中,无房派出所就占到了11个,危房派出所数量达7个。长期以来,派出所无房、房屋简陋,缺乏交通工具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海原公安基层所队建设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基层所队民警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民警办公办案借用、租用房屋是常见的事。
  2006年,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在全国打响,海原县委、县政府将解决基层所队无房、危房建设改造作为“三基”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资金投入。2006 年,解决无房派出所9个,解决危房派出所4个;2007年,完成全部公安基层派出所房屋改造,配套了水窖、洗衣房、健身房、灶房等。其中,城关、李旺、西安等派出所建成两层办公楼房,地热取暖。
  经过短短3年的建设与发展,海原县公安局改写了无房派出所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海原县公安局党委不等不靠,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多方争取资金42.9万元,完成了12个中心派出所的供改水工程,为派出所统一配齐了办公、会议桌椅, 按照内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对派出所外观进行了标识统一。
  为做强做大基层所队,真正实现“反哺”基层,增强发展后劲,海原县公安局党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对警力资源进行重组优化,将19个派出所整合为14个派出所,使基层派出所警力达到 96人,占总警力的47.5%。警力达到4人以上的派出所占到86%。 同时,于2008年实现了基层经费全额保障,落实基层一线民警福利保障,并从待遇上厚爱基层民警,对符合任职条件的28个派出所所长、教导员全部高配为副科级以上,极大提高了民警扎根基层、安心基层工作的积极性。
  由于县局一系列倾斜保障措施的落实,民警争着、抢着到派出所去工作。“在派出所工作有奔头。”民警毛韩道出了所有基层民警的心声。
  海原县公安局按照勤务活动贴近社会治安的要求,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现场管控为重点、主动警务为模式,全面实施勤务制度改革。在推行弹性工作制、主副班制、错时工作制的基础上,依托警务室,把街面、社区等作为民警的主要工作场所,把工作成效直接体现在了为民服务上,积极推行 “阳光警务”工程,不断加大公安信息化的技术、资金、装备等投入,于2008年底,全面开通了派出所固定电话和四级网,为基层派出所配齐了警车、电脑、打印机、数码照相机等装备,实现了人均1台电脑和100%配齐基层民警单警装备的目标。
  通过“警力下沉、管理前移、 警务延伸”等工作机制的不断优化,实现了城乡警务工作全覆盖,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3年保持在了 95%以上。
  一路走来,海原县派出所基础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9 年5月,经自治区公安厅派出所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城关、关桥、 西安、曹洼等派出所达标“二级公安派出所”,二级派出所占到 33%。二级派出所“零”的突破, 标志着海原公安派出所等级化管理和规范化服务的能力又有了较大提升,派出所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如今,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中, 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牢骚没了,心安了,气顺了,劲足了。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
石万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