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库结余资金规范管理的思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6849
颗粒名称: 对国库结余资金规范管理的思考
分类号: F830.43
摘要: 随着财政国库收付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行,财政资金支出透明度进一步增强,资金支付和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但结余资金规模变大、统筹使用情况不理想、预算执行进度滞后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中卫市财政国库改革起步于2003年,经过几年的运作和不断完善,目前所有全额预算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成为全区国库改革最彻底的市。
关键词: 银行业务 金库业务

内容

李金凯 李红瑛 随着财政国库收付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行,财政资金支出透明度进一步增强,资金支付和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但结余资金规模变大、统筹使用情况不理想、预算执行进度滞后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中卫市财政国库改革起步于2003年,经过几年的运作和不断完善,目前所有全额预算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成为全区国库改革最彻底的市。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从2007年起逐步出现结余额度,且规模逐步增大,2008年达270.5万元, 已经引起各方面关注。
  结余资金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单位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层面上的因素,也有预算编制和执行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严格管理、完善制度是根本保障。为进一步加强结余资金管理,财政部已于 2006年12月出台了《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财预[2006]489号)。今后,我们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结余资金的分类管理方式,丰富监管措施,使结余资金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制度化。
  改进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改进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尽快全面推行项目支出预算按经济分类编制,加大综合预算力度,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单位应加强年度预算收支计划的论证,预算编制力求准确、细化。财政要深入调查,重点加强专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的审核,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第二,强化预算执行。首先,采取预算执行审计、实地检查、重点项目跟踪等形式,加强对部门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与检査; 其次,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在确保预算资金到位的前提下,避免或减少资金在部门滞留;再次,加强对决算环节的审核,逐步建立健全决算审签制度,确保决算信息的真实、可靠。第三,要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评审报告管理。市财政局或项目主管部门要统一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可行性报告和预算的评审工作,提高项目申报文本质量,并作为预算执行的重要依据。
  推进相关改革,规范支出管理一是推进政府釆购制度改革。在政府采购规模逐步扩大、采购效益不断提高、集中支付比例逐渐加大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执行采购目录,对应纳入、能纳入政府采购的项目必须实行政府采购,以减少资金拨付环节,避免资金在部门滞留。二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进一步扩大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范围,逐步将预算外资金、专项资金等能直接支付的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缩小授权支付范围。积极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支付,减少资金在部门滞留,防止财政资金在拨付环节被挤占、截留和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重点加强项目支出管理,建立项目库,注重项目清理和滚动管理,细化项目支出预算审核,对专项支出决算实行审批管理,强化项目的监督检査与绩效考评。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监管行为一是抓紧制定市本级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结余资金管理原则和内容,规定结余资金的范围、控制标准、使用方向、统筹比例、报送及确认步骤,完善结余资金安排使用的程序,加强对结余资金的真实性、合规性的监管。二是健全激励机制,逐步消化结余资金。要建立科学、可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单位消化结余资金的积极性,使各预算执行单位主动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三是完善财务核算监督制度,实行问责制,明确违规操作责任,提高财务核算水平;进一步加强预算资金支出跟踪问效,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高资金效率。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金凯
责任者
李红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