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人生的最后四年:胡宗南戴笠江津密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6426
颗粒名称: 陈独秀人生的最后四年:胡宗南戴笠江津密访
分类号: K827
摘要: 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在四川江津县一个静偏的山村走完了他人生最后4年的时光。这4年是他最为苦闷、孤独、痛苦、绝望的4年。尽管他“看破红尘”,但国民党还时时派出要员拉拢他,欲使他成为反共工具或为反共服务……“七七事变”后,陈独秀被国民政府作为政治犯提前从南京监狱释放。当时蒋介石就想拉拢他,欲委任他为劳动部部长。
关键词: 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

内容

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在四川江津县一个静偏的山村走完了他人生最后4年的时光。这4年是他最为苦闷、孤独、痛苦、绝望的4年。尽管他“看破红尘”,但国民党还时时派出要员拉拢他,欲使他成为反共工具或为反共服务……“七七事变”后,陈独秀被国民政府作为政治犯提前从南京监狱释放。当时蒋介石就想拉拢他,欲委任他为劳动部部长,不想陈独秀却大骂老蒋:“蒋介石的双手沾满了我们同志的鲜血,我和他不共戴天。”陈独秀本想回到共产党内,但在延安的康生、王明污骂他是“汉奸”,个性倔犟的他感到失望,遂没有回到党内。
  1938年,南京、武汉、长沙相继被日军占领,陈独秀和妻子潘兰珍同大批难民一道流亡到“陪都”重庆的近郊江津县。这时,他的身体已是每况愈下,基本长年不离药物了。
  投入国民党阵营的张国焘到重庆后曾三次来江津见陈独秀。每次见面,张国焘都只言其他,而不敢言及政治,但张仍在语言上时时被陈独秀诘问得自讨没趣。当然,在这位过去的同志面前,陈独秀不免也发表了一些对延安的看法。
  次年7月,张国焘向蒋介石献媚,建议派国民党中的知名人士公开到江津访问陈独秀,然后将他的有关言论公开编印成册发行,这既“有利于抗日救国”,也是对延安宣传最有力的武器。
  起先,蒋介石对此未置可否,叫亲信戴笠、胡宗南考虑此事。后来胡、戴二人向“委员长”建议将计就计。蒋同意了,并指示:慎重保密,不得扩播,胡、戴以私人身份前往。多疑的蒋介石最后还专门交代:“若他问起是否奉我令而来,可说报告过……”随后,胡宗南和戴笠进行策划。早前,康生在中共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轻率地发表了陈独秀是托匪汉奸的文章后,国民党《大公报》就刊登了王星拱、傅汝霖、段锡朋等9人为陈独秀辩护的一封信。这9人中,除一人是大学校长外,其余都是国民党中常委或中央立法委员、国防参议员等。胡宗南和戴笠决定将《大公报》上为陈独秀辩护的文章剪贴成册,作为特殊见面礼带去送给陈独秀,为陈独秀大骂延安提供最好的材料。
  第二天早上,胡宗南、戴笠二人溯江而上前往江津。
  这段时间,陈独秀没住在江津县城,而是在白沙镇城郊骝马岗的石猪槽邓氏朋友家小住。胡、戴二人猜测:陈独秀的忠实追随者、政治代言人高语罕可能也在他身边。高语罕是胡、戴二人在黄埔军校时的政治教官,抗战后他在各种场合都为陈独秀代言。这人有点麻烦,此行一不小心就会被他嗅出点什么来,最后怕是弄巧成拙。于是,胡、戴二人决定会见前通报还是用真名,同时会见时多由胡说话,戴则少说……15时,他们来到骝马岗上的石猪槽,敲响了陈独秀寄住房屋的门。
  出来开门的果然是高语罕。胡、戴二人立即上前向老师鞠躬。高语罕虽已高度近视,但很快就认出二人正是当年自己的学生、现在是蒋介石大红人的胡宗南和戴笠。他先是一惊,但很快就镇静下来,并且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他将二人请进客厅后,进里屋请出了陈独秀。
  陈独秀问胡、戴二人:“是不是蒋先生关照你们来的?”胡宗南说:“我们来时报告过蒋先生,蒋先生听说你身体欠安,非常关心和牵挂。”陈独秀没有理会这话,隔会儿又问:“二位来是公干还是私干?”胡宗南见高语罕夫妇寸步不离陈独秀,就没有直接回答,起身将《大公报》剪报送到陈独秀面前说:“陈先生不久前被延安诬骂为汉奸,但全国名流和我党精英都为您鸣不平。这是他们为你恢复名誉的辩护启事和文章,真是国人之公论,民心之所向啊……我们今天特来请教先生谈谈对国事的看法。”陈独秀拿过剪报只瞟了一眼,就放到桌上。他淡淡地说:“独秀此次寓居江津,是逃难入川,虽国事萦怀,却并不参与政治,更不曾有任何政治活动。此遭诬陷之事,使我人身受到攻击,虽经调解,至今仍未忘怀……”胡宗南见陈独秀有了谈兴,趁机说道:“值兹二战爆发,德军席卷欧陆,波罗的海四国乃苏俄前卫边沿,被德军闪电一击,不一周而尽失,眼看苏俄处于极不利之局。国内两党问题,由分而合,由合而斗,大战当前,如国策不能贯彻,前途定堪隐忧。为今之计,陈老先生意下如何?”陈独秀想了想,说岀了这样的一席话:“蒋先生的抗战决策,是符合全国人民愿望的。弱国强敌,速胜困难,只有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则任何难关都可度过。言及世界局势,大不利于苏,殊出意料。斯大林之强权政治,初败于希(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极权政治,苏联好比烂冬瓜,前途将不可收拾。苏败,则延安决无前途。此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改变。请转告蒋先生好自为之……”戴笠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陈独秀见了,立即停下了说话。这时,陈独秀站起身来,在室内踱了一圈,喝了一口水后说道:“本人是孤陋寡闻,不愿公开发表言论,致引喋喋不休之争,务请两位对今天我的谈话,绝不能见诸报刊,此乃唯一的要求。”高语罕立即站起来打圆场说:“不会的不会的,我的这两位学生是最尊重他人意愿的。”情况发生急转,胡宗南和戴笠感觉有点手足无措。随后,陈独秀便起身送客。
  在回重庆的路上,胡、戴二人总高兴不起来,送去的剪报陈独秀翻都没翻一下,谈话还不能发表,二人直骂张国焘出了这个馊主意。回重庆后,戴笠立即将陈的谈话记录呈报蒋介石,蒋阅后,下令严加保密,不得张扬。
  陈独秀不久就从白沙镇搬到了离江津县城约30里的鹤山坪石墙院,又过起了隐居式的生活。(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独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