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期待更多关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6047
颗粒名称: 残疾人就业期待更多关注
分类号: D669.69
摘要: 由于身体原因,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会遭遇到比正常人更多的挑战,而就业问题,更是牵涉到广大残疾人的生活。对于残疾人来说, 就业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关键。可是,我们的社会是否为他们提供了完备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是否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是否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 扶残、助残活动逐渐志愿化、常态化,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不断改进,残疾人康复得到更多财政支持,政策规定企业雇用残疾人达到一定比例,将给予税收优惠……这些好的政策、措施,为残疾人的生活、康复、就业,提供了遮蔽风雨的 “保护伞”。
关键词: 残疾人 劳动就业

内容

王会平 由于身体原因,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会遭遇到比正常人更多的挑战,而就业问题,更是牵涉到广大残疾人的生活。对于残疾人来说, 就业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关键。可是,我们的社会是否为他们提供了完备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是否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是否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 扶残、助残活动逐渐志愿化、常态化,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不断改进,残疾人康复得到更多财政支持,政策规定企业雇用残疾人达到一定比例,将给予税收优惠……这些好的政策、措施,为残疾人的生活、康复、就业,提供了遮蔽风雨的 “保护伞”。
  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中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中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职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我们看到,歧视、轻视残疾人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单位不按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有的单位拖欠、赖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秀的残疾女博士却找不到工作……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忧虑与心寒的事情。这些现象说明,我国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促进和保障残疾人福祉的好政策,尚需深入贯彻和落实。
  当前,工作岗位的竞争是极其激烈而残酷的,即便是健全人,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不容易,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健全的正常人相比,“条件”明显差了一大截。况且作为一种生存的保障和获取生存的手段,健全人至少比残疾人有利得多。所以,作为绝对的困难群体, 在就业上对残疾人扶持无疑是应该的。 这是衡量着人类社会一种良知与道德的底线,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从而也体现了一个单位领导的襟怀、情操和品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残疾人要获得就业,必须要有就业的条件、自我的基本条件。平心而论,没有哪一个单位想要一个一无所长、无所事事的人。所以我们在解决特困残疾人“燃眉之急”的同时,更应为那些健康状况允许的残疾人, 提供更多技能培训的机会,提供自食其力的工作岗位。对那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残疾人,我们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无情的拒绝和冷漠的眼神。对残疾人就是多一点爱心和关怀,多一点实际的存动,多一点接触、了解和理解,让他们人尽其用。因为善待残疾人,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同样是在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会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