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5796
颗粒名称: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分类号: F323.8
摘要: 一是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低保、临时生活救助管理规范,标准不断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了农村特困户、残疾人、孤儿基本生活。目前中卫市沙坡头区保障着农村低保户7249户10560人,每人月领取低保金55元;农村8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农村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20元的养老补贴。
关键词: 农民负担 扶贫工作 救助制度

内容

一是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低保、临时生活救助管理规范,标准不断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了农村特困户、残疾人、孤儿基本生活。目前中卫市沙坡头区保障着农村低保户7249户10560人,每人月领取低保金55元;农村8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农村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20元的养老补贴;对处在低保边缘的困难群众和家庭出现变故造成生活一时困难的家庭采取临时救助,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
  二是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实施农村特重大病救助、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医疗救助,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其中10种特重大疾病住院自付费用在30000元以上按比例给予救助;低保户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住院费用在 2000以下的全额救助;2000元以上按比例救助;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医疗费用全额救助。
  三是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实施以农村特困灾民 (低保户、2名以上残疾人家庭) 危窑危房改造为主体的住房救助工程,改善了农村特困灾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四是困难家庭教育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整合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和各类基金会及企业等教育救助资源,通过减免、帮扶等方式,有效解决农村困难家庭子女考上大学上不起学的问题。
  五是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会福利院、光荣院、 儿童福利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和农村敬老院的改造使用等社会福利项目的快速建设、投入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老人养老和特殊群体的养老、医疗、生活、教育及康复等问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减轻了社会的负担。
  六是全民帮扶开发政策不断完善。开展部门结对帮扶贫困村活动,对生活困难的城乡困难群众在资金、实物和服务等方面实施帮助,在争取项目、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方面为群众提供便利,帮助群众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七是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 倡导村民自我互助服务,签订养老协议等,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在去年签订养老协议2000份的基础上,今年计划签订30000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魅力中卫、实力中卫、和谐中卫建设。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新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