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挫折教育不容忽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5694
颗粒名称: 未成年人的挫折教育不容忽视
分类号: G479
摘要: 当今的孩子多生长在“温室”,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呵护。生活中家长唯恐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一些孩子常因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原因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许多家长和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气,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一位美国儿童心理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而痛苦不堪。
关键词: 学校管理 挫折教育

内容

王会平 当今的孩子多生长在“温室”,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呵护。生活中家长唯恐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一些孩子常因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原因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许多家长和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气,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而痛苦不堪。挫折教育其实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且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这样,在挫折面前才能泰然自若, 保持乐观。
  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承受挫折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家长“包办”使孩子的实践能力没有机会获得良性发展,孩子“自我负责”的意识也难以培养。这样,当孩子真正面对现实竞争,不能事事满足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家长的过分呵护会使孩子产生被动、胆小、依赖性强; 也有家长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担心孩子遇到危险,使其产生孤僻心理。父母应重视创建宽松的家庭氛围。身教胜于言教,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会增加其心理压力,使之不敢面对挫折;但也不能总贬低孩子,伤害其自尊。有效的挫折教育将使孩子学会豁达地看待挫折,尽快重新振作,逐步走向成熟。
  学校挫折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学校应向学生提供日常心理咨询,开通心理热线电话,适当传授应对挫折的心理调节方法;在课堂上进行挫折、情感教育,创设适宜的挫折情境,与学生讨论解决途径,从而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
  总之,未成年人正处在人生的成长转折期, 心理可塑性很大也很脆弱,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对终生造成影响。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会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