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日月换新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4638
颗粒名称: 敢叫日月换新天
其他题名: 中卫市腾格里湿地公园建设记
分类号: TU986
摘要: 腾格里,蒙古语为天,意为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可114万勤劳善良的中卫人民,用自己的行动,重新注释了腾格里的涵义一一茫茫水域如渺无边际的天空。广阔的水域,星湖相连,明媚的4月,蓝天与碧水在这里融为一体,湖水与阳光交相辉映,汇聚着中卫这块宝地的天地之灵气。 在市区西北角的腾格里沙漠南缘,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阳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 园林规划 湿地公园

内容

腾格里,蒙古语为天,意为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
  可114万勤劳善良的中卫人民,用自己的行动,重新注释了腾格里的涵义一一茫茫水域如渺无边际的天空。
  广阔的水域,星湖相连,明媚的4月,蓝天与碧水在这里融为一体,湖水与阳光交相辉映,汇聚着中卫这块宝地的天地之灵气。 在市区西北角的腾格里沙漠南缘,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阳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从去年11月份着手论证、规划、设计,到2009年1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及全市114万各族人民的倾情关注和呵护下,腾格里湿地公园项目似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并茁壮成长着,逐渐揭幵她神秘的面纱,给了世人一个莫大的惊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直以来,我市旅游业以沙坡头旅游景区为龙头,逐渐培育了一批以大漠风情为主打的旅游品牌。但由于结构单一, 并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2008年,我市提出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口号,以此为契机,投资8600万元配套建设了沙坡头旅游景区东仪门、东大门游客服务中心、沙雕广场、双狮山长城峰燧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共28个,全年共接待游客 11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晶亿元。与此同时,又相继建设了黄河公园、 香山公园等,进一步拉长我市的旅游业产业链。
  初步取得了旅游产业化带来的成果后,中卫市委、市政府没有沾沾自喜停止对今后旅游业发展之路的探索。中卫的旅游优质资源难道仅仅就是大漠、荒山吗? 湖泊、绿洲能不能和大漠、古城融为一体综合幵发利用呢?中卫的旅游业增长点究竟还有哪些?中卫的旅游产业能不能更大更强?伴着一系列的大胆问,市委书记刘云提出,要继续不断壮大我市旅游产业,进一步开发景区景点,实施腾格里沙漠湿地幵发、沙坡头基础设施配套、大漠景区整体向北延伸开发等建设项目,进一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我市旅游文化品位。由此,市委、市政府正式拍板实施腾格里湿地公园项目,要把该地区建设成七十二连湖沙漠湿地生态旅游区,打造出一个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精品旅游风景区。
  市领导和专家多次到实地调查研究、 评估论证、会商决策,在经过一系列考察调研后,总规划2.5万亩,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腾格里湿地公园项目终于孕育出世了。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去年11月底幵始着手整个项目规划,委托3家单位进行了规划设计。规划工作坚持以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为前提,在保护中进行旅游开发。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中,确定整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亿元,项目建设分三期进行。远景规划最终形成七湖、八区、两带、五基地。七湖指整个规划区依据现有地形地貌形成七个较大水面的湖泊,各大湖连带若干小湖,形成大湖套小湖, 湖、岛、湾相衔接的格局;八区指东主入口区、西次入口区、风情牧场区、沙生植物园区、 沙泉探幽区、千鸟乐园区、欢乐岛娱乐大世界区、翠堤森林绿化区; 两带指水路观光体验带、陆路观光体验带,最终该地形成沙漠湿地观光览胜基地、鸟景水色休闲度假基地、长城边关文化体验基地、生态环境示范教育基地、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五基地。整个工程计划3月底完成挖湖工程,4月底完成道路初步框架,5月份初步形成接待能力,至2010年,在进一步配套建设景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开展大规模招商引资,建成多处功能完备、 风格独特、有一定市场引力的游乐项目和接待项目。
  为确保工程按进度高质量完成,成立了市委书记刘云任组长, 市长徐力群任第一副组长,杜秀岚、王永斌等市领导任副组长,市旅游和商务局、农牧林业局、水务局等各有关部门负责具体落实的领导小组。层层严格把关招标、搬迁等具体事宜。
  在前期征地拆迁工作中,前后共计征地1036亩,拆迁房屋 10100平方米,拆迁养牛场6000 亩,清理鱼塘3760余亩,用于拆迁补偿资金达1260多万元。2月份,虽然是冬季,但在腾格里湿地公园建设现场,许多渔民却在冒着严寒,在冰凉刺骨的湖里捞鱼。提前捞鱼,对渔民的经济收益肯定有很大影响。但当记者采访时, 他们一致表示,“这是一件对我们非常有利的事情。我们不能总盯着眼前这点小利益,眼光得放远一些。等公园建好后,我们就能吃上'旅游饭',到那时,日子肯定比现在好很多。”有道是,百姓支持的就是正确的。只有漂漂亮亮地干好这件事,才能不辜负广大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因此,中卫市领导的劲头更足了。
  市旅游和商务局局长李树茂告诉记者,为了切实开展好腾格里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的冬季施工,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幵领导小组会议,对市直各有关部门提出明确要求,市领导杜秀岚、王永斌等人每天轮流到施工现场进行督察,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更是日日蹲守在工地,督促施工进度。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让所有来卫考察的外地领导和专家都很佩服中卫市领导干事的魄力,发出一片 “中卫的建设无冬季”的感慨。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4月22日,记者再次来到项目园区。走在林木环绕的腾格里湖堤岸上,目极之处,到处都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加紧做着一期工程的湖底整形和骨干道路修整的收尾工作。在园区的东南边, 滚滚的黄河水源源不断地从5根粗大的蓄水管注入拥有10000亩水域面积的腾格里湿地公园人工湖内,似建设者们满腔的热情和干劲,奔涌不息。
  在一家饲料加工厂临时设的工程指挥部里,几位值班领导在不停地接打着电话,忙得不可开交。 市旅游和商务局副局长范家宏向记者介绍了工程进展情况。截至目前,湖面开挖整治工程已全面结束。共完成土方工程650万立方米,形成水域面积10000亩,开挖航道3公里,建成岛屿56座,湖坝 6公里,环湖道路14公里,景区主码头1座……为了高规格完成绿化种植任务,从3月28日至4月 10日,全市驻卫部队、市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市区各学校教职工全部都行动起来参与义务植树,全市掀起了为项目区披绿的巨大浪潮。已种植各种乔木及果树 20多个品种、7万多株,并种植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72亩……一期工程顺利完成。近日,为迎接4 月底腾格里湿地公园开园仪式庆典,负责环湖道路建设的施工队加班加点,每天配备装载机10台、推土机2台,平地机1台及运输车 50辆,人员近100人,确保按计划完成任务。
  全市有千千万万不计其数的人投入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建设中。焦云华是建设工地上普普通通的一员,主要负责项目区内绿化管道的埋设。5.7公里的管道埋设,焦云华和他的工友们只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了。每天早上7点就来到建设工地上, 什么时候下班都不知道,最晚的一次是凌晨2点回到家的。焦云华说:“市上花这么大力气,投入这么多资金、人力、车辆来修这么好看的湖,也是为了中卫的生态环境更好,市民将来能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是政府为全市人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我再苦、再累,心里也是高兴的。”在整个项目区内,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像焦云华一样满怀着激情的建设者。
  从开工建设到一步步走到今天,项目建设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市领导的深切关怀和无数心血。 刘云书记、徐力群市长和领导小组各成员经常前往腾格里湿地公园项目一线现场办公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面对巨大的投资, 刘云总是不停地叮嘱,要狠抓进度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投资,建成经得起历史、时间和群众检验的惠民工程,建成 “民心工程、生态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闪电工程”。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工程大,时间紧,但各项工作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一期工程已经基本结束,腾格里湿地公园初步显现出她的迷人魅力。碧绿的湖水,成群的水鸟,还有刚栽植的已经发芽的树木,站在湖边,闻着从湖面吹来的潮湿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在园区随机釆访了几位工作人员,他们无不夸赞腾格里湿地公园建设得好。说起湖区的变化, 了解这片湖区历史的焦云华感慨颇深。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一片湖。 但自从1984年以后,因为干旱的气候和沙漠的影响,湖面逐渐萎缩,湖水也日益干涸。而如今经过整治,美丽的腾格里湖风光又再度重现,让世人能有机会再次看见她姣美的面容,并且比以前更多了一些妩媚和韵味……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芳
责任者
刘立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