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提高基层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4597
颗粒名称: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提高基层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分类号: D610.3
摘要: 一、 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分析。一是部分群众不愿采取司法救助,而采取私力救助,甚至求助于黑道等非法组织。二是诉讼中请、托现象严重,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司法信任度不高。三是上诉率高,甚至明知无理仍坚持上诉,说明当事人对基层人民法院法官信任度低。四是被告出庭率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信力的怀疑。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法院

内容

一、 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分析。一是部分群众不愿采取司法救助,而采取私力救助,甚至求助于黑道等非法组织。二是诉讼中请、托现象严重,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司法信任度不高。三是上诉率高,甚至明知无理仍坚持上诉,说明当事人对基层人民法院法官信任度低。四是被告出庭率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信力的怀疑。五是生效裁判主动履行意识差,漠视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权威, 甚至逃避执行,暴力抗法。六是信访不信诉,信官不信法。 七是旧观念未从根本上根除, 消极影响潜移默化。
  二、 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主客观因素。一是法院体制上的因素。现阶段司法权力地方化,司法管理行政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社会公认对司法公正产生影响。二是社会风气、传达观念及人民群众心理因素的影响。 三是法官自身因素的原因。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法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还需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及对各种复杂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不可否认,我们仍有一部分法官存在着业务不强、能力不足、形象欠佳、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急需提高。四是社会法律文化教育滞后,司法认知与司法规律脱节等原因,使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树立举步维艰, 难以立足。
  三、提高基层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途径。一是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保持法院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学习好了,掌握好了, 才能贯彻好、制度落实好,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要主动将法院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下,坚持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制度,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多向党委汇报,争取支持;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服务大局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二是坚持司法为民方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司法理念。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法院价值追求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关注民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时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第一要务。三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必须树立司法权威。 我们必须加强对司法权威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必须遵从司法权威,模范遵守法律。四是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遏制司法腐败,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保证。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而又慎重地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司法体制和机制。要加大对法官的监督制约力度,严査各种司法腐败案件,把司法腐败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降到最低。五是提高司法公信力,既要提升法官的素质,也要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除大力加强法官的法制宣传教育,还要进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培育,在知法的前提下如何教育法官守法,遵从法律,认同法律。只有法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认可,司法公信力的提高才有了基础和条件。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金勇
责任者
罗满仓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