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小茴香海外飘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3619
颗粒名称: 海原小茴香海外飘香
分类号: F264
摘要: 时至今日,海原县西安镇小茴香已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西安镇农民看来,小茴香就是该镇农民发家致富的特色产业。要追溯海原县西安镇人种植小茴香的历史,还得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说起。在当时人民公社吃大锅饭时,西安镇园河村有一名叫李荣的农民,在自家仅有的2分自留地里种菜时捎带着种了点小茴香,秋收后,他以每公斤 0.4元的价格将小茴香交到海原县供销社,当年收入40多元。当时能收入40多元钱,对当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作物经济 茴香

内容

时至今日,海原县西安镇小茴香已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西安镇农民看来,小茴香就是该镇农民发家致富的特色产业。
  要追溯海原县西安镇人种植小茴香的历史,还得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说起。在当时人民公社吃大锅饭时,西安镇园河村有一名叫李荣的农民,在自家仅有的2分自留地里种菜时捎带着种了点小茴香,秋收后,他以每公斤0.4元的价格将小茴香交到海原县供销社,当年收入40多元。当时能收入40多元钱,对当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正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该村的王占奎也跟着李荣在自家自留地里种起了小茴香……也正是从此开始,西安镇的小茴香种植从2分、4分,种到半亩……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总算有了自己的土地。但为了过日子,有口饭吃,园河农民还是不敢折腾,只是小范围的种点小茴香,变点钱补贴家用。
  1983年,当时的西安镇园河中学将分给学校的3亩地种上了小茴香,当年每公斤小茴香卖到1.8元,园河中学当年收入1900多元。于是,当地农民纷纷仿效园河中学的做法。半亩、一亩、十几亩……小茴香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1991年,小茴香价格由最初种植时的每公斤0.4元狂飙到每公斤10元钱,小茴香价格达到历年最高值。
  根据当地农民多年的种植经验,种植小茴香不但节水,而且收益较高。如此的大好事,种植小茴香,农民们何乐而不为呢?园河水库的蓄水可谓是西安镇园河村乃至周边村民的救命水,由于连年干旱无水可蓄,水库蓄水量逐年下降。西安镇园河村村民邢廷孝告诉记者,园河水库在蓄水量充足时,能解决2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现在只能灌溉7000亩土地。邢廷孝说:“从西安镇的气候、土壤等诸多因素来说,种植小茴香是最很适合的。”近年来,我市把小茴香作为优势特色产业扶持发展,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西安镇农民种植小茴香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下转第二版)(紧接第一版)小茴香的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2008年,该镇小茴香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全镇种植小茴香人均收入782元。
  随着小茴香种植规模的扩大,小茴香的销路成了西安镇农民的心头大病。于是,个别农民开始四处奔走跑销路,凭着诚信,凭着西安镇小茴香的优良品质,海原小茴香在外地市场终于站稳了脚跟。与王守义十三香等大型调料、制药厂等建立了稳定供货关系,小茴香也因此远销甘肃、广州等地。
  近年来,随着西安镇小茴香专业批发市场的建成和营销合作组织的组建,海原县小茴香也逐渐步入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2008年,凯撒洋行有限公司在园河村建起了2000亩标准化无公害茴香基地,专门给德国调料公司供货。德国一家公司专门派技术专家在园河考察并进行技术指导。
  今年,凯撒洋行有限公司计划在园河村发展5000亩标准化无公害茴香示范基地,专门给德国供货。
  为了保证海原县“绿色无公害小茴香”的牌子不倒,拓宽小茴香发展空间,赢得海内外客商的进一步认可,海原农民还在积极探索。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晓兵
责任者
彭红兵
责任者
张晓勇
责任者
刘仓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