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救杀人嫌犯引发争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3360
颗粒名称: 警方救杀人嫌犯引发争议
分类号: DF624
摘要: 2月19日,海原县城一宾馆内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杨某将自己的女朋友潘某残忍杀害后自杀未遂,海原警方赶到案发现场后,将生命垂危的杨某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并安排民警24小时在医院护理。海原警方救治杀人疑犯杨某的举动,在当地引发争议,很多群众不能理解。“既然杨某杀了人,犯了死罪,为什么还要花钱去救治他。”
关键词: 刑法分则 故意杀人罪

内容

本报记者张晓勇 2月19日,海原县城一宾馆内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杨某将自己的女朋友潘某残忍杀害后自杀未遂,海原警方赶到案发现场后,将生命垂危的杨某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并安排民警24小时在医院护理。
  海原警方救治杀人疑犯杨某的举动,在当地引发争议,很多群众不能理解。
  “既然杨某杀了人,犯了死罪,为什么还要花钱去救治他。”“是他自己自杀的,别人又没剥夺他的生存权,更何况他那么凶残,干吗救啊? ”“嫌疑人想以自杀逃脱法律审判,既然如此,尊重他的选择好了,让求死者得死,这样不好么? ”救与不救?海原警方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案发现场,杀人疑犯杨某生命垂危,警方及时抢救,并尽心救治和护理,体现的是“人性化”执法和对生命权的尊重。
  其实,海原警方救治杀人疑犯引民众争议的不仅仅是这一次。
  2008年6月6日,高崖乡发生一起由争水浇地引发的群体恶斗事件。杀人疑犯杨某用随身携带的刀子刺伤多人,并将受害人马某当场刺死,杨某也在打斗中被人用铁锹击伤头部,生命垂危。 海原警方赶到案发现场后,首先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在医院看护杀人疑犯杨某7天7夜。
  救治杀人疑犯,就得民警24 小时看护,还不能让其他人接近, 所以当事人的吃喝拉撒都要由民警来负责,还得给重病疑犯端屎端尿。
  海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队长王有明说,护理疑犯多苦多累他们都能做到,就是怕遇到杀人疑犯家人拒付医疗费。
  2007年,海城镇刘某因怀疑自己的儿媳有外遇,将儿媳伤害致死后,自杀未遂。海原警方接到报案后将刘某送往医院抢救,办案民警在医院看护刘某9天9 夜,但刘某家人认为刘某已经犯了死罪,救与不救那是公安局的事,拒付医疗费。
  “刘某在医院的医疗费用, 是我们从民政部门协调的社会救助款给付的。”当初负责该案件的海原县公安局副局长罗廷朝说,公安部门根本没有相关的经费开支,他们在办案中遇到犯罪嫌疑人得病住院,花费少了他们从办案经费里挤,像刘某这样花多了他们只好找民政部门协调社会救助资金解决。
  面对民众的争议和不理解, 面对困难和委屈,海原警方在办案中遇到生命垂危的杀人疑犯时,还是一如既往地去救治。
  海原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风宝律师说,杀人疑犯诚然罪不可恕,千夫所指,尽人皆骂,理所当然。但是在法治社会里,能决定一个人生死的,除了自然规律和意外事件,只有司法机关依据法律判处。杀人疑犯虽然罪责深重, 但其的生命权、健康权在司法机关没有判处死刑前是受到保护的。海原警方多次救治杀人疑犯, 很好地履行了国家司法制度中保护人权、人道主义关怀的规定,无可争议。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