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有了大棚的收入,我才有了希望和盼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2947
颗粒名称: 『多亏有了大棚的收入,我才有了希望和盼头!』
其他题名: 喜看沙坡头区设施蔬菜价格上涨致富百姓
分类号: F304
摘要: 设施蔬菜产业是我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自今年春节以来,我市设施蔬菜价格一路攀升,让广大菜农看到了种植的希望,也坚定了种植的决心。很多原本不愿意种植设施蔬菜的农户,看到蔬菜价格上涨的势头,都有了种植的打算。顺着菜价上涨的这股春风,我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销往北京、银川的茄子,每公斤达到 2.8元,销往银川、兰州、乌鲁木齐的辣椒每公斤达到6.4元,销往陕北的黄瓜每公斤达到2.6元,西红柿的价格也达到了每公斤3元。
关键词: 蔬菜产业 农产品销售 农产品市场

内容

设施蔬菜产业是我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自今年春节以来,我市设施蔬菜价格一路攀升,让广大菜农看到了种植的希望,也坚定了种植的决心。 很多原本不愿意种植设施蔬菜的农户,看到蔬菜价格上涨的势头,都有了种植的打算。顺着菜价上涨的这股春风,我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销往北京、银川的茄子,每公斤达到 2.8元,销往银川、兰州、乌鲁木齐的辣椒每公斤达到6.4元,销往陕北的黄瓜每公斤达到2.6元,西红柿的价格也达到了每公斤3元。
  3月的天气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可是我市的设施蔬菜价格一路上涨,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蔬菜价格的上涨, 极大地带动了广大菜农种菜的积极性,在这个不算温暖的春天给广大菜农带来了种植的希望。
  3月11日,沙坡头区镇罗镇大棚种植户杜生喜正忙者给黄瓜摘花。记者看到他种植的黄瓜已经开花结果。黄色的小黄花顶在刚刚成型的小黄瓜上。杜生喜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地照顾着他的黄瓜。他开玩笑地说:“在我们家,这些黄瓜就是家里的宝贝, 比什么都贵重。一年的收入全靠他们,来不得半点差错。”杜生喜只承包了一座大棚,去年自己的一场大病把种植西红柿收入的8000多元全部花完了。杜生喜正是靠这些收入才算度过了难关,也更坚定了他种植大棚的信心。今年他的大棚里种植的黄瓜也快上市了,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收入1万元不是问题。杜生喜高兴地说,今年种菜的收入一定比去年还好,这样的日子一年比一年有盼头,就是再苦再累也不觉得。现在,靠种植大棚的收入,杜生喜正在张罗着给大儿子娶媳妇。他说:“原来家里只有6亩农田,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也只能有3000 元的收入。农闲的时候在建筑工地打工,满打满算一年的收入超不过6000元。自己家有2个儿子,什么时候能给他们娶上媳妇都不知道。多亏有了大棚的收入,自己才有了希望、有了盼头。”在大棚种植户付生荣的大棚里,他给我们算起了账。去年他的2座大棚里种植的都是甜瓜,每公斤8元的价格让他收入了1万多。付生荣今年的2座大棚里种植的都是西红柿,4月初就可以上市。按照现在每公斤3.6元的价格,两座棚的收入最少可以达到2万元。算账的付生荣信心满怀,脸上乐开了花。
  对于杜生喜和付生荣而言,镇罗镇镇北村6组种植户李建华更是尝到了菜价上涨的甜头,因为李建华的2座大棚里种植的茄子已经上市,到现在,李建华大棚的茄子收入已经3000多元了。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波
责任者
田海军
责任者
赵雅榛
责任者
刘立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