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严管干部管出全力为民情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2618
颗粒名称: 中卫市严管干部管出全力为民情结
其他题名: 刘云说,有这样的思想就能当好为民官
分类号: D035.5
摘要: 每天工作15个小时,午餐晚餐一起吃,晚上睡觉都想的是农民增收的事。虽然已经在2月底就完成了所有大棚的定植工作,但提及提升不久的新岗位时,沙坡头区柔远镇党委书记、代镇长丁志和仍吐露出全市严管干部管出的压力:“总觉着自己每天干得还不够。想想现在所当的这个‘管’有点怕,怕完不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更怕辜负了百姓对我们的期望。”
关键词: 行政管理 民官

内容

本报讯(记者马永福)每天工作15个小时,午餐晚餐一起吃,晚上睡觉都想的是农民增收的事。虽然已经在2月底就完成了所有大棚的定植工作,但提及提升不久的新岗位时,沙坡头区柔远镇党委书记、代镇长丁志和仍吐露出全市严管干部管出的压力:“总觉着自己每天干得还不够。想想现在所当的这个‘管’有点怕,怕完不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更怕辜负了百姓对我们的期望。”中卫市严管干部,管出了压力,也管出了全力为民的情结。
  同丁志和一样,谈到自己提升后的新岗位时,东园镇新任不久的党委书记、镇长张鹏说:“当初知道自己将被派往东园镇主持工作时,我真的有些‘怕’。我知道,官位升高了,肩头的责任和压力也就更大了。当官不怕,真正怕的是完不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耽误了群众增收的大事 !” 同沙坡头区镇(乡)干部一样,市直部门的领导同样被“管” 出了压力和全力为民、全力干事的情结。近三年,就有多个部门的 20多名领导干部因为工作实绩差而被调整。建市以来,中卫市在领导干部任用上严格实行“年底考核末位淘汰制”,坚决拿掉了一些 “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太平官”、“问题官”。春节前,针对东园镇和柔远镇在大棚定植工作落实不力、空棚定植停滞不前的现状,市委、市政府在多次督促检査后,作出了撤换两镇主要负责人的决定,并选拔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干部担任两镇主要负责人。 这种“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机制,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快速推进,更在全市提拔了一批批经得住“压”而敢想、敢干的干部,也因为“压” 和“怕”,才有了不辜负市委、市政府重托和百姓期望而努力干事的“怕当官”的好干部。
  据了解,自去年12月初张鹏上任后,东园镇仅用了 24天便完成了该镇721座新建空棚的定植任务。(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如今,蔬菜价格一路看涨。东园镇的菜农说,如果再种迟一点, 哪能赶上现在这个好价钱?而柔远镇也因为调整了领导班子,1200多座大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便都定植上了市场价格看好的蔬菜。
  对于这些“怕当官”的干部,市委书记刘云说,把责任和压力体现在“官帽”上,才能带领群众真正致富。有这样的思想就能当好为民官。
  点评: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的“事业观、工作观、 政绩观”这“三观”,作为考量干部的重要标准,强调要让那些有责任感、有事业心、老实做人、老实做事的干部脱颖而出。近年来,中卫在干部“乌纱帽”的戴与摘问题上体现了一种鲜明的态度:那就是“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那就是保正派的干部,罢油滑的官员;提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干部,免混日子、不作为的官员。如此的用人导向,在全市锻造出了一批因为“怕当官”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这,也必将推动中卫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永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