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村的红毛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2143
颗粒名称: 带回村的红毛线
分类号: C913.3
摘要: 吉宝外出打工半年后,托人给母亲白玉秀带回了1公斤红毛线,说母亲能织一件毛衣,还说城里的老太太都穿得红红绿绿的,他想把母亲也打扮成城里人。儿子这么孝顺,白玉秀喜到眉梢上,但转念一想又觉的不对。原来吉宝还有二婶、三婶和四婶,自吉宝出外打工后,几个婶娘平时总是帮白玉秀干农活。
关键词: 乡村生活 毛衣

内容

吉宝外出打工半年后,托人给母亲白玉秀带回了1公斤红毛线,说母亲能织一件毛衣,还说城里的老太太都穿得红红绿绿的,他想把母亲也打扮成城里人。儿子这么孝顺,白玉秀喜到眉梢上,但转念一想又觉的不对。原来吉宝还有二婶、三婶和四婶,自吉宝出外打工后,几个婶娘平时总是帮白玉秀干农活。吉宝做事不够细致,可白玉秀是个厚道人,她不能只顾自己穿毛衣,让儿子的几位婶娘心里不舒服。
  白玉秀本想带信让吉宝再送些毛线回来,但又想到这样给儿子摊派是加重儿子的负担,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能再跟儿子要毛线,白玉秀就另外动开了心思,1公斤毛线不能织4件毛衣,可是织4双手套是绰绰有余,干脆就织手套送给吉宝的3 位婶娘,这样没有轻重之分,每个人都沾点情分。白玉秀是个急性子,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加班织手套,她只用了 5天时间就织好了 3双手套,然后分送给吉宝的3位婶娘,说是吉宝带回来的。吉宝的3位婶娘拿了手套就戴在了手上,还给村里人夸是吉宝孝顺的。
  又过了几天,白玉秀才给自己织好了手套,戴上鲜红的手套下地干活时,白玉秀忽然感到别样的亲切,她的手好像不像原先那么粗糙了。她把手捂在脸上, 感觉到毛线特有的温暖。过年吉宝回来看见母亲仍穿着旧棉袄忙碌,就问母亲为啥不穿新毛衣。白玉秀说了毛线织手套的事,并为吉宝上了人生的一课。 吉宝没想到自已孝敬母亲的毛线变成了4双手套,但母亲的做法却让他感到亲情的温暖弥漫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健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