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増收致富的讨论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1938
颗粒名称: 一场増收致富的讨论会
分类号: S815
摘要: 2月19日,天气有些寒冷,但行政中心九楼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当日9时许,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景林、刘金柱与市人大常委会农环委工作人员、市科技特派员等一起,共同探讨农民增收致富话题,一场关于生态养猪的讨论会在这里进行。生态养猪是在猪舍的地上铺上“宜生菌”和麸皮、木屑、秸秆等组成的混合物,生猪排泄物经“宜生菌”微生物完全发酵后迅速降解消化,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关键词: 生态养殖 增收致富

内容

2月19日,天气有些寒冷,但行政中心九楼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当日9时许,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景林、刘金柱与市人大常委会农环委工作人员、市科技特派员等一起,共同探讨农民增收致富话题,一场关于生态养猪的讨论会在这里进行。
  生态养猪是在猪舍的地上铺上“宜生菌”和麸皮、木屑、秸秆等组成的混合物,生猪排泄物经“宜生菌”微生物完全发酵后迅速降解消化,实现废弃物零排放。经发酵的混合物含有菌体蛋白,(下转第二版)(紧接第一版)一部分能转化为猪饲料, 可节约饲料近20%。采用这种新技术无需清扫圈舍,无污染、无蚊蝇、臭味少,既环保又可降低成本,使猪肉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你们都很有实践经验,把大家请来就是要听听你们的意见。”潘景林的一句开场白一下子把气氛调动起来了。
  “这样的养殖技术一定要推广,发展养殖产业,政府部门既要做好引导工作,又要做好跟踪服务,让农民养的猪卖得了,才能使产业越做越大。”科技特派员刘福安的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 刘福安向大家介绍,去年他试养了120 头猪,结果下来赚了3万元,他准备今年带动附近村民一起养猪。
  “首先要让农民看到这项技术带来的效益,带领他们先参观。”“将来把养殖户组织起来搞个销售协会。”对这些建议,潘景林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时插话询问。
  “过段时间我们把有意向的养殖户组织起来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一下,争取扩大规模。”市科技局局长刘学录说。
  看到大家争先恐后发言,潘景林高兴地说:“要进一步加大实践力度,发动群众参与其中,将生态养猪技术积极推广,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春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