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令”需要“问责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1801
颗粒名称: “减负令”需要“问责制度”
分类号: G424
摘要: 2月16日,银川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川市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对中小学生的在校时间、作业时间、校服等13个方面均作了规定。(2月17日《新消息报》第七版)这10条“减负令”推行,肯定能引起一番轰动效应,因为这是多年来银川市提出的最全面、力度最大的一次减负举措。
关键词: 教学管理 作业时间

内容

2月16日,银川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川市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对中小学生的在校时间、作业时间、校服等13个方面均作了规定。(2 月17日《新消息报》第七版)这10条“减负令”推行,肯定能引起一番轰动效应,因为这是多年来银川市提出的最全面、力度最大的一次减负举措。 但笔者有点担忧,把这则消息告诉办公室的同事,她也不以为然地说:“别高兴得太早,有关部门早就规定,不许补课、不许给学生排成绩等,可我儿子所在的学校还不是照样补课、排成绩,甚至越来越厉害了 ! ”仔细一想,同事说的话也有道理,笔者教书多年,印象中清楚地记得,为切实把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下来,各地在新学年开始总要出台有关禁令或规定,关于在校时间、作业量的规定是应有尽有, 但结果如何呢,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听了同事的话,心头顿时又沉重起来。笔者就发现,禁令刚推行,还新鲜一阵子,学校在教师大会上也例行公事地强调一下,教育局也深入学校明查暗访几次,但推行不到两个月,“减负令”往往就成了一纸空文。在许多中小学,学生们还是要早到晚归,作业依旧要写到深夜,考试仍然接二连三....银川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说,对于违反规定的,教育行政部门将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严肃处理,听起来吓人,实际效果值得期待。笔者看来,减轻学生负担,光靠发布一个“减负令”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问责处罚制度。如果没有相应的问责处罚制度,恐怕高高举起的“减负令”还是难以真正 “落地”。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会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