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村,幸福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1699
颗粒名称: 幸福村,幸福人
分类号: C913
摘要: 预算投资8000万元,实投超过1亿元的红梧幸福村让中宁县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真真切切看到并感受到了中宁县各级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情怀。近日,记者再次来到红梧幸福村, 建成的2008栋救助房座落在昔日荒芜的红梧山,展现出一片蓬勃生机。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贫困家庭

内容

本报记者马进军/文预算投资8000万元,实投超过1亿元的红梧幸福村让中宁县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真真切切看到并感受到了中宁县各级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情怀。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红梧幸福村, 建成的2008栋救助房座落在昔日荒芜的红梧山,展现出一片蓬勃生机。迁进新居的部分救助户家门口张贴着喜气的春联,挂着大红灯笼,让人心里感到暖暖的。
  据县民政局副局长、红梧幸福村管委会主任杨宝翟介绍,目前已有1200 户救助户迁进新居。为了让他们过一个 “暖冬”,县委、县政府春节前还给每户送来1吨煤,米面各50斤和10斤油。
  走进救助户赵进财老人的新居,屋内的炉火和从窗户透进的阳光使屋内格外暖和。70岁的赵进财老人一脸幸福地坐在火炉边。告别住了近40年的土坯危房,赵进财老人气色红润,精神矍铄。
  “感谢党感谢政府,没有共产党,没有我们县上的好干部,我是住不上这样好的房子的。”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赵进财老人告诉记者,他现在觉得自己就很幸福。
  与赵进财老人一样,从恩和镇刘桥村迁进新居的救助户蒋全红也说他很知足,很幸福。
  窥一斑而见全豹。喜悦和幸福正萦绕在幸福村,萦绕在迁进幸福村救助户的心头…… 画外话民生是社会进步、发展、 和谐的原动力。
  无须置疑,民生问题与社会安定和谐紧密相连,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从这一点来讲,民生事业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音符”, 强力推进民生事业,就是在加快营造和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
  2008年,中宁县结合危房改造,一下子解决2008 户救助户的住房和脱贫致富难题。在中宁,红梧幸福村建设项目被群众毫无争议评定为“民心工程”。
  民生问题不是小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更不是一句口号。民生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何谈和谐社会的构建。
  广大人民群众是朴实的。在此,我们希望今后像红梧幸福村这样解决民生,构建社会和谐的“民心工程”再多些,力度再大些。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进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