増收的背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1401
颗粒名称: 増收的背后
分类号: F303
摘要: 春节前夕,就在沙坡头区镇罗镇村民决定种植第二茬蔬菜时,菜价的一路攀升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这更加坚定了他们种植大棚的决心和信心。增收了,种菜积极性持续升温去年,在亲戚的动员下,镇罗镇镇西村村民郭润花搭建了3栋大棚。因为郭润花对种植大棚的技术不太熟悉,再加上去年菜价一直低迷,很多次郭润花都想不干了。
关键词: 农业建设 蔬菜产业 农业发展

内容

春节前夕,就在沙坡头区镇罗镇村民决定种植第二茬蔬菜时,菜价的一路攀升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这更加坚定了他们种植大棚的决心和信心。
  增收了,种菜积极性持续升温去年,在亲戚的动员下,镇罗镇镇西村村民郭润花搭建了3栋大棚。因为郭润花对种植大棚的技术不太熟悉,再加上去年菜价一直低迷,很多次郭润花都想不干了。但春节前,一公斤辣椒卖到了6元,价钱是一个月前的 3倍多,这让她怎么都没想到,这便坚定了郭润花继续种植大棚的信心。 “现在价钱卖得更好了,有更多的利润可赚,我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郭润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这样的价格来计算,她种植的3栋辣椒能卖到2万多元。
  这么好的市场行情,对菜农来说本报记者赵雅榛相信剩下的苗子很快也将被订完。” 中卫市万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倪联新欣喜地告诉记者。
  2008年,极端低温冷害天气袭击,蔬菜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农资价是件大好事,他们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也在持续升温。谈及年收入,镇西村村民陆银娟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她告诉记者,她家有4栋大棚,全部种西红柿,一年的利润在2万元左右。同时,除了出售自家种植的西红柿外,她还收购其他农民的西红柿卖给收购商。
  再拿镇罗镇凯歌村来说,由于今年菜价髙,全村仅蔬菜一项,每亩地就能增收2000元左右,全村350栋蔬菜大棚,大约能增收70多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田生银告诉记者,农民看性也变得高了起来,这段时间村民都在积极种植蔬菜,预计今年该村蔬菜大棚的数量会有所增加。
  干部扎实干事,面貌焕然一新2月4日,当人们还沉静在春节的喜悦中时,镇罗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却忙着帮该镇观音村村民种植蔬菜。 记者采访时,观音村村民魏守发16在种辣椒。得知镇上的相关领导要来帮他们种辣椒,一大早他就来到大棚里忙活起来。尽管魏守发昨晚没有睡好觉,但他精神挺足,因为春节前的菜价确实让他没想到。魏守发一边种辣椒一边绪介绍:他从前年开始种大棚,没I今年菜价这样好。去年每公斤辣就3元左右,今年春节达到了6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 亩玉收入也就是1500元左右, 今年椒大约可收入近2万元。这几天便搭两个棚,种反季节蔬菜。 其实甜头的农民不只是魏守发一人。釆记者了解到,观音村1300 户农790户种菜,他们种植大棚的枳常高涨。
  积极性为何如此高涨?答案很简该镇党委一班领导人的努力分镇罗镇是今年全市设施蔬菜大般任务较重的基地镇之一, 怎样让该镇尽快完成大棚定植任务?部就意味着责任,群众对我们的要求,说到底就是要落实好这任。”谈起大棚定植的情况,该镇党委书记、镇长景兆珍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去年,镇罗镇广泛动员, 强化宣传,组织全体镇村干部深入到每家每户,耐心细致说服,用活生生的事例和算账对比,做通了群众思想工作。同时,该镇筹资220万元,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帮助种棚群众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切实把大棚搭建工作和消灭空棚冲刺工作抓到了位。
  据了解,目前镇罗镇共搭建日光温室大棚1768栋。经过努力,所有新建大棚已于去年年底全部搭建完毕并落实到户。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耐心动员, 我们今年才有了很不错的收入。通过算账对比,大棚平均年收入可达1.2 万元至2万元,是种粮收入的5倍至 6倍,我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镇罗镇观音村村民冯玉说。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春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