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和谐中卫的民生大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5408
颗粒名称:
和谐中卫的民生大计
其他题名:
我市为民办实事综记
分类号:
D630.1
摘要: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今年,我市郑重承诺,再为民办15件实事, 这是构建和谐中卫的根本大计。2009年的第一周,让我们再次温习那些已经惠及百姓、被历史永远铭记的民生大事,让我们再次深切感念那些为了民生大计而出力流汗的建设者们。
关键词:
政府工作
社会纪实
内容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今年,我市郑重承诺,再为民办15件实事, 这是构建和谐中卫的根本大计。
2009年的第一周,让我们再次温习那些已经惠及百姓、被历史永远铭记的民生大事,让我们再次深切感念那些为了民生大计而出力流汗的建设者们。2009年,市政府再次承诺为民办15件实事,让我们一起感受民生跳动的脉搏……常思为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近年来,我市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通过为民办实事这个平台,为百姓办了很多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得到了百姓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为民办实事在我市不是“一时之功”,更不是“一厢情愿”,而是让很多群众得到了实惠。且看近年来我市为民所办的诸多实事、好事。
2006年—中宁县和沙坡头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顺利推行,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市的全面推广实施打好了基础,给全市群众带来了实惠。 —我市投资1050万元,改扩建镇(乡)卫生院1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87个,基本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实施农村“户户通电” 工程,全市农村实现了全部通电。 —实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沙坡头区香山muds转发站,使沙坡头区香山乡和兴仁镇3万多名山区群众免费收看到8套电视节目。
2007年— 广泛开展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 我市村庄环境得到了改善。 — 实施“塞上农民新居”、 农村危窑危房改造、乡村洁净等工程,建设新农村示范点41个, 川区13601户农民住上了新居, 山区13606户农民搬进了砖瓦房,18510户农民用上了沼气, 3420户农民用上了太阳灶。 —建成了中卫汽车客运总站,硬化乡村主干道路816.6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895公里,沙坡头区形成了 “五纵七横”公路网,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 — 中营高速公路中卫段建成通车,实现了两县一区1小时内上高速公路。 —改造市区“八街十二巷”, 市区形成了 “八横十纵”的路网体系。—启动廉租房制度,完成了东方家园、官桥花园等15个旧城改造项目。
2008年—启动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刘璞、枝雪梅等许多特重大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先后投入近1亿元资金,在沙坡头区兴修改造完成了146公里乡村道路,总里程是2004年至2007年3年所修乡村道路的总和。 —农村公共交通客运线路开通,投放农村公交车178辆,农村通公交线路覆盖率由零提高到96.2%,为农民增收致富插上了“翅膀”。
— 川区193个、山区21个村信息终端服务站点建成,搭起了农村职业教育平台、科技培训平台、特色产业销售平台等,实现了教育、文化、科技、农业生产等资源信息共享。 —南华山职业中专学校基本建成,秋季招生2043名,使山区不能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为我市由人力资源大市向人才资源大市转变打下了基础。
——市中心血站、市120急救中心开工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 92%以上。 —建设红梧、杨渠等“塞上农民新居”和新农村示范点46个共4598户,改造旧庄点107个, 拆除土坯房5682户,完成“平改坡” 2570户,新建坡屋顶房3569户;14000户农民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住上了新房。
— 香山机场建成通航。 — 启动了南华山生态造林工程,海原生态恢复有了希望。 —市长信箱架起了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
2009年今年市政府再次郑重承诺, 为民办15件实事。 —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从根本上解除山区群众“犁地要靠牛,养老靠子女”的传统观念。为沙坡头区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农民每人每月发放20元养老补贴,并以此为基础,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实施“塞上农民新居” 和农村危房改造安居工程。市政府计划在2到4年内解决农村特困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完成沙坡头区2万户土坯房改造,让10万人迁入新居。
2009年,我市计划对沙坡头区10个镇(乡),98个村的3825户农村特困户危房实施改造,其中救助户1000户,扶持户2825户。救助标准按照区民政厅规定的,救助户每户补助10000元,扶持户每户补助3000元标准执行, 同时结合市委、市政府塞上农民新居资金安排,每户还可得到市政府补助。 —为农民免费健康体检。 从2009年1月份开始在沙坡头区启动为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此次体检主要对沙坡头区45岁以上7.13万农民群众免费进行肝功、血糖、血压等健康项目体检。—增加农村电视收视频道。 将沙坡头区川区电视节目由8套增加到26套,山区由4套增加到42套。目前,市广电局正在对沙坡头区各村开展摸底调査,对拥有“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系统”的用户进行登记、备案,并帮助群众进行安装和相关知识指导。 . —建设“两馆一中心”三大公共建筑。即:市体育馆、博物馆、文体娱乐中心。建成后,将对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市体育馆基础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钢架屋顶招标工作,另两个主体也将于3月相继开工建设。 — 让老年人残疾人免费享受公共服务。从2009年起,我市将免收老年人、残疾人市内医疗机构挂号费,旅游景区门票、市内公交、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费用、免收残疾人市内医疗机构注射费、减半收取床位费、 护理费、采暖费等。 ——完成村村通油路任务。 今年将建设通村油路196公里。 项目完成后,沙坡头区各村柏油路通达率将由目前的88%提高到100%。
沙坡头区村村通油路开工动员会后,各涉及镇(乡)利用冬闲时间,组织群众对路基进行整理, 做前期建设工作。 —开展全民创业活动。
2009年,我市全民创业将主要围绕培育50名创业领军人来带动全民创业;在柔远镇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下岗失业职工创业园区,让创业园区带动1000人实现就业;在东园农贸市场建设全民创业城,吸纳失业人员在此创业;对返乡农民工组织技能培训,入户培训,让冬闲变冬忙;在2009年开春举办“招聘活动”,联系企业、公司,提供就业岗位,让失地、失业人员,复转军人通过招聘活动找到工作,实现就业,配合好区、市全民创业工作。全年培育200个小老板、200个小企业,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 — 2009年,我市还将开展“住房年”活动;全面消除沙坡头区中小学危房;建设中卫市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实施卫宁灌区3万亩盐渍化土地改造工程;完善城市公共卫生设施;改造城中村……为民办实事“问计于民”。在确定2009年为民所办的15件实事初,市政府通过《中卫日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 群众可通过电话、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建议。 市长徐力群强调,政府确定为民办的实事件件关乎民生,件件顺应民心、贴近民情、排解民忧,是一项惠民为民工程。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强化措施, 落实责任,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实际行动向全市113万回汉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实践证明,通过为民办实事,强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政通人和、繁荣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正在激励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创造中卫的美好明天。
记者笔记重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2008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民生这一主题,为中卫113万回汉人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尤其是市政府所承诺的十一件实事,落实得很好,很实,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也为中卫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市政府再次承诺,为民办十五件实事,并且在确定十五件实事的同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做法很好,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目标, 体现出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做到了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做主、 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目标已定,就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努力和实施。当前,各项实事都在部署落实,体现出全市各级、各部门对为民办实事的高度重视。相信在2009年,各部门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围绕“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深化认识,拓展方式,切实落实好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工作。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彭红兵
责任者
张吉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