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悲剧:背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4418
颗粒名称: 情感的悲剧:背叛
分类号: I247
摘要: 李玉秀生在农村,她的父亲识几个字, 母亲目不识丁。从小她就看见父亲打母亲, 打完了就几个月不回家。再回来时又打,母亲通常是只哭不说。后来李玉秀看见父亲的钱包里有一张女人的照片,看上去比父亲小多了。那女人梳着长辫子,长着一双大眼睛。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文学作品

内容

李玉秀生在农村,她的父亲识几个字, 母亲目不识丁。从小她就看见父亲打母亲, 打完了就几个月不回家。再回来时又打,母亲通常是只哭不说。后来李玉秀看见父亲的钱包里有一张女人的照片,看上去比父亲小多了。那女人梳着长辫子,长着一双大眼睛。李玉秀问姐姐那女人是谁。姐姐说那女人是父亲的相好,父亲打母亲就是想跟母亲离婚,然后娶那女人。听了姐姐的话, 李玉秀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她常常对着镜子看自己,觉得自己长得太像母亲了。母亲长了一副苦瓜脸,任由父亲欺负,而母亲就是不离婚。母亲坚持着,鼻青脸肿地坚持着。李玉秀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坚持,但她面对父亲时就会感到浑身哆嗦。后来父亲还是领着姐姐和哥哥走了,听说是和那个长辫子的女人住在了一起。
  那时候,李玉秀十一岁。
  十一岁的李玉秀跟着母亲,就像跟着一个苍白的气球,那气球随时都有消失的可能。她小心地跟着母亲,不敢离开半步。母亲喝了几次农药自杀,都是李玉秀喊人把母亲救活的。记得那时李玉秀的奶奶还活着,都八十多岁了,她去找李玉秀的父亲。据说是奶奶用拐棍把她儿子的头打破了,那个长辫子女人就自动消失了。总之父亲又带着哥哥和姐姐回来了,但是和母亲的战争一直不断。父亲没打过李玉秀,一直供李玉秀读书。
  李玉秀读高中的时候,父亲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又找到那个消失了很久的长辫子女人。 好在那女人又重新组成了家庭,父亲去了半年,就转头回家了。父亲这次回家后就很少打母亲了,母亲也不再喝农药。家里就李玉秀一个人在读书,姐出嫁了,哥也结婚了。父母真是老了,战争也随之消亡了。弟弟不爱念书,早辍学回家种地了。父亲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李玉秀身上,希望她能考进大学改变命运。李玉秀也想努力走进大学的校门, 可是她复读了三个高三,还是没能如愿。高考压垮了她的意志,她从学校逃离了。 二十三岁的李玉秀,生活在农村的家里,是最好的出嫁年纪。不断有媒人上门提亲,不断有身体强壮的小伙子上门相亲。李玉秀每次都躲避开,一个人跑到黄河边坐上很久。她坐在河边时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只盯着混浊的河水发呆。每次都是母亲找到她,母亲找到她时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坐在她身边哭。李玉秀对婚姻是惧怕的,她对男性有着本能的排斥,性格内向的她似乎也不讨那些优秀男人的喜欢。一晃三年过去了,二十六岁的李玉秀成了亲戚朋友眼中的老姑娘,再不嫁就嫁不出去了。社会舆论和亲戚朋友的闲言碎语压得父母抬不起头来,父母开始着急,李玉秀也感觉到四面楚歌无处可逃。她经常去的地方就是黄河边,母亲是她的影子,她到哪里,母亲就会到哪里。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小心地跟着母亲的情景就心酸不已,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让母亲为她担心了,无论如何,要把自己嫁出去。 后来,在父亲的安排下相亲、结婚。在这件事上,她不能怨父亲,父亲一直没逼她,只是尽可能地让她自己选择。要怨只能怨自己的性格太软弱,看不得母亲的眼泪。李玉秀选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岁的结过婚的男人,那也是父亲看中的。父亲也是为她好,说那男人家里经济条件好,开个杂货铺, 李玉秀嫁过去,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了。毕竟李玉秀是读过书的,毕竟李玉秀是考了几年大学的书生。重要的是那个男人没孩子拖累,开几年铺子后就会把家搬到城里去。父亲用心良苦,李玉秀能理解。结婚后,不知为什么,李玉秀的心从此便没了归宿,她的心里好像长满了杂草,经常想从高处跳下去来结束生命。 李玉秀的丈夫,虽然身份是个农民,但因为经常出外做点小本生意,身上就多了一些油滑和无耻的东西,这是李玉秀不喜欢的地方。新婚之夜,李玉秀怕得要命,竟抓破了丈夫的脖子。第二天她却发现一个可疑的女人出现在家里说是可疑,是因为李玉秀觉得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那女人四十多岁,大眼睛周围布满了皱纹。女人拉着李玉秀的手说,好闺女,你就和王小旦好好过吧。王小旦是李玉秀的新婚丈夫,但这个大眼睛的女人是谁?和王小旦是什么关系?女人走后,李玉秀问王小旦刚才那个大眼睛的女人是谁。王小旦嘻皮笑脸地说,你难道不认识,她就是你爹的相好,现在是我三婶,我们的婚事就是她撮合的,为了见你爹更方便一些。李玉秀忽然就想起了多年前父亲钱包里那个长辫子女人的照片,原来自己的婚姻背后有着这样肮脏的目的。 李玉秀一整天没说话,第二天晚上坚决不与丈夫同床,她睡到客厅的沙发上。王小旦纠缠了她几次,见她要死要活的样子,就放手了。白天他们是好夫妻,夜里李玉秀经常一个人在黑夜的村庄里瞎转。王小旦也不是省油的灯,几次把她从黑夜里拉回家,强行要和她发生关系,但她下手越来越狠,总是抓破他的脸。王小旦捂着受伤的脸,生气地说,我知道你恨你爹和我三婶的事,可男人和女人就那么回事,你为什么要较真呢?李玉秀喊,我讨厌你们,我看见你三婶就恶心,看见你就恶心。王小旦说,一个男人有个把女人是正常的,但老婆只有一个,是用来过日子的。李玉秀捂住耳朵不听。王小旦说,你这女人咋这样不开化啊?李玉秀抱着头不动,拒绝和王小旦说话。但是如果家里来人,李玉秀还是装成没事人一样,和王小旦说些家长里短。只要家里不来人,她就像刺猬一样把自己保护起来。
  王小旦忍耐了一个月,终于忍不下去, 用摩托车把她送回娘家。李玉秀在娘家住了一个月,邻居有事无事就会来串门,打听她怎么还不回婆家去。母亲知道李玉秀受了委屈,也不催李玉秀回去,只是偷着抹眼泪。父亲的脸色就不好看了,他带信让王小旦来解决事情。王小旦笑模笑样地挨了老岳父的一顿臭骂,就把李玉秀用摩托车捎回了家。李玉秀不情愿回去,但是她没有办法,除了娘家就没地方可去了。娘家不是久留之地,她只能再回到王小旦身边。 王小旦把她从娘家捎回来的第一个晚上就强行占有了她,他说他要在这个特殊的夜里让她怀上他的孩子,只要有了孩子,她就认命了。王小旦说着难听的话,做着让李玉秀难以忍受的事。她从最初的反抗,变成了后来的麻木,她觉得自己跟一具僵尸没什么两样。可他却以为制服了她,当他从欲望的浊浪中抬起头来时,竟说了一句更加无耻的话:你以为离了你地球就不转了?告诉你,你住在娘家的这一个月里,我也没闲着,村里就有我的相好。 王小旦的这句话,把李玉秀彻底打进了地狱,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认命。夜深人静的时候,李玉秀带着对父亲和王小旦的仇恨悄悄地逃出了王小旦的家,从那个村子里彻底消失了。 李玉秀的父母已有几年没有找到女儿了,因为女儿的失踪,老两口再次发生了新一轮的战争,虽在一个屋檐下,却不在一个锅里吃饭。每天李玉秀的母亲先给自己做一碗饭吃了,就到院门口坐着晒太阳,然后李玉秀的父亲再去自己做一碗饭,蹲在灶头边吃。村人看到他们这样,觉得老两口太可怜了,可谁也帮不了他们。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健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