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情感的悲剧:背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4418
颗粒名称:
情感的悲剧:背叛
分类号:
I247
摘要:
李玉秀生在农村,她的父亲识几个字, 母亲目不识丁。从小她就看见父亲打母亲, 打完了就几个月不回家。再回来时又打,母亲通常是只哭不说。后来李玉秀看见父亲的钱包里有一张女人的照片,看上去比父亲小多了。那女人梳着长辫子,长着一双大眼睛。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文学作品
内容
李玉秀生在农村,她的父亲识几个字, 母亲目不识丁。从小她就看见父亲打母亲, 打完了就几个月不回家。再回来时又打,母亲通常是只哭不说。后来李玉秀看见父亲的钱包里有一张女人的照片,看上去比父亲小多了。那女人梳着长辫子,长着一双大眼睛。李玉秀问姐姐那女人是谁。姐姐说那女人是父亲的相好,父亲打母亲就是想跟母亲离婚,然后娶那女人。听了姐姐的话, 李玉秀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她常常对着镜子看自己,觉得自己长得太像母亲了。母亲长了一副苦瓜脸,任由父亲欺负,而母亲就是不离婚。母亲坚持着,鼻青脸肿地坚持着。李玉秀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坚持,但她面对父亲时就会感到浑身哆嗦。后来父亲还是领着姐姐和哥哥走了,听说是和那个长辫子的女人住在了一起。
那时候,李玉秀十一岁。
十一岁的李玉秀跟着母亲,就像跟着一个苍白的气球,那气球随时都有消失的可能。她小心地跟着母亲,不敢离开半步。母亲喝了几次农药自杀,都是李玉秀喊人把母亲救活的。记得那时李玉秀的奶奶还活着,都八十多岁了,她去找李玉秀的父亲。据说是奶奶用拐棍把她儿子的头打破了,那个长辫子女人就自动消失了。总之父亲又带着哥哥和姐姐回来了,但是和母亲的战争一直不断。父亲没打过李玉秀,一直供李玉秀读书。
李玉秀读高中的时候,父亲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又找到那个消失了很久的长辫子女人。 好在那女人又重新组成了家庭,父亲去了半年,就转头回家了。父亲这次回家后就很少打母亲了,母亲也不再喝农药。家里就李玉秀一个人在读书,姐出嫁了,哥也结婚了。父母真是老了,战争也随之消亡了。弟弟不爱念书,早辍学回家种地了。父亲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李玉秀身上,希望她能考进大学改变命运。李玉秀也想努力走进大学的校门, 可是她复读了三个高三,还是没能如愿。高考压垮了她的意志,她从学校逃离了。 二十三岁的李玉秀,生活在农村的家里,是最好的出嫁年纪。不断有媒人上门提亲,不断有身体强壮的小伙子上门相亲。李玉秀每次都躲避开,一个人跑到黄河边坐上很久。她坐在河边时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只盯着混浊的河水发呆。每次都是母亲找到她,母亲找到她时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坐在她身边哭。李玉秀对婚姻是惧怕的,她对男性有着本能的排斥,性格内向的她似乎也不讨那些优秀男人的喜欢。一晃三年过去了,二十六岁的李玉秀成了亲戚朋友眼中的老姑娘,再不嫁就嫁不出去了。社会舆论和亲戚朋友的闲言碎语压得父母抬不起头来,父母开始着急,李玉秀也感觉到四面楚歌无处可逃。她经常去的地方就是黄河边,母亲是她的影子,她到哪里,母亲就会到哪里。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小心地跟着母亲的情景就心酸不已,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让母亲为她担心了,无论如何,要把自己嫁出去。 后来,在父亲的安排下相亲、结婚。在这件事上,她不能怨父亲,父亲一直没逼她,只是尽可能地让她自己选择。要怨只能怨自己的性格太软弱,看不得母亲的眼泪。李玉秀选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岁的结过婚的男人,那也是父亲看中的。父亲也是为她好,说那男人家里经济条件好,开个杂货铺, 李玉秀嫁过去,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了。毕竟李玉秀是读过书的,毕竟李玉秀是考了几年大学的书生。重要的是那个男人没孩子拖累,开几年铺子后就会把家搬到城里去。父亲用心良苦,李玉秀能理解。结婚后,不知为什么,李玉秀的心从此便没了归宿,她的心里好像长满了杂草,经常想从高处跳下去来结束生命。 李玉秀的丈夫,虽然身份是个农民,但因为经常出外做点小本生意,身上就多了一些油滑和无耻的东西,这是李玉秀不喜欢的地方。新婚之夜,李玉秀怕得要命,竟抓破了丈夫的脖子。第二天她却发现一个可疑的女人出现在家里说是可疑,是因为李玉秀觉得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那女人四十多岁,大眼睛周围布满了皱纹。女人拉着李玉秀的手说,好闺女,你就和王小旦好好过吧。王小旦是李玉秀的新婚丈夫,但这个大眼睛的女人是谁?和王小旦是什么关系?女人走后,李玉秀问王小旦刚才那个大眼睛的女人是谁。王小旦嘻皮笑脸地说,你难道不认识,她就是你爹的相好,现在是我三婶,我们的婚事就是她撮合的,为了见你爹更方便一些。李玉秀忽然就想起了多年前父亲钱包里那个长辫子女人的照片,原来自己的婚姻背后有着这样肮脏的目的。 李玉秀一整天没说话,第二天晚上坚决不与丈夫同床,她睡到客厅的沙发上。王小旦纠缠了她几次,见她要死要活的样子,就放手了。白天他们是好夫妻,夜里李玉秀经常一个人在黑夜的村庄里瞎转。王小旦也不是省油的灯,几次把她从黑夜里拉回家,强行要和她发生关系,但她下手越来越狠,总是抓破他的脸。王小旦捂着受伤的脸,生气地说,我知道你恨你爹和我三婶的事,可男人和女人就那么回事,你为什么要较真呢?李玉秀喊,我讨厌你们,我看见你三婶就恶心,看见你就恶心。王小旦说,一个男人有个把女人是正常的,但老婆只有一个,是用来过日子的。李玉秀捂住耳朵不听。王小旦说,你这女人咋这样不开化啊?李玉秀抱着头不动,拒绝和王小旦说话。但是如果家里来人,李玉秀还是装成没事人一样,和王小旦说些家长里短。只要家里不来人,她就像刺猬一样把自己保护起来。
王小旦忍耐了一个月,终于忍不下去, 用摩托车把她送回娘家。李玉秀在娘家住了一个月,邻居有事无事就会来串门,打听她怎么还不回婆家去。母亲知道李玉秀受了委屈,也不催李玉秀回去,只是偷着抹眼泪。父亲的脸色就不好看了,他带信让王小旦来解决事情。王小旦笑模笑样地挨了老岳父的一顿臭骂,就把李玉秀用摩托车捎回了家。李玉秀不情愿回去,但是她没有办法,除了娘家就没地方可去了。娘家不是久留之地,她只能再回到王小旦身边。 王小旦把她从娘家捎回来的第一个晚上就强行占有了她,他说他要在这个特殊的夜里让她怀上他的孩子,只要有了孩子,她就认命了。王小旦说着难听的话,做着让李玉秀难以忍受的事。她从最初的反抗,变成了后来的麻木,她觉得自己跟一具僵尸没什么两样。可他却以为制服了她,当他从欲望的浊浪中抬起头来时,竟说了一句更加无耻的话:你以为离了你地球就不转了?告诉你,你住在娘家的这一个月里,我也没闲着,村里就有我的相好。 王小旦的这句话,把李玉秀彻底打进了地狱,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认命。夜深人静的时候,李玉秀带着对父亲和王小旦的仇恨悄悄地逃出了王小旦的家,从那个村子里彻底消失了。 李玉秀的父母已有几年没有找到女儿了,因为女儿的失踪,老两口再次发生了新一轮的战争,虽在一个屋檐下,却不在一个锅里吃饭。每天李玉秀的母亲先给自己做一碗饭吃了,就到院门口坐着晒太阳,然后李玉秀的父亲再去自己做一碗饭,蹲在灶头边吃。村人看到他们这样,觉得老两口太可怜了,可谁也帮不了他们。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健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