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效机制构筑安全屏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4227
颗粒名称: 探索有效机制构筑安全屏障
其他题名: 中宁县公安局社会治安治理工作纪实
分类号: D631.4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宁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安机关管理的对象日益增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复杂的治安管理形势,中宁县公安局把握社会脉搏,心系城乡百姓,创新警务机制,紧紧围绕人、地、物、事等基本要素和吃、住、行、消等基本轨迹,将最容易滋生违法犯罪的场所、最容易危及公共安全的危险物品纳入视线,最大限度地减少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压缩违法犯罪的空间,促进了社会平安和谐。
关键词: 治安管理 治安工作

内容

近年来,随着中宁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安机关管理的对象日益增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复杂的治安管理形势, 中宁县公安局把握社会脉搏,心系城乡百姓,创新警务机制,紧紧围绕人、地、物、事等基本要素和吃、住、行、消等基本轨迹,将最容易滋生违法犯罪的场所、最容易危及公共安全的危险物品纳入视线,最大限度地减少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压缩违法犯罪的空间,促进了社会平安和谐。
  民警的“第三只眼”今年1月16日,中宁县某公司仓库内的 52块校磅殆被盗,价值8000余元。中宁县公安局侦査员根据一废旧物品收购站业主提供的信息,两天内成功抓获了 4名犯罪嫌疑人。 这一案件的成功侦破,彰显了中宁县公安局阵地控制的实际效果。
  中宁县现有内部单位、行业场所540 余家,随着部分特种行业行政许可证的取消,有些行业场所特别是废旧物品回收、典当寄卖行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销赃的渠道。对这些行业场所如何管理,中宁县公安局进行了积极探索。
  中宁县公安局从行业场所分类管理入手,明确了各警种的管理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对全县行业场所进行清理,将 ,行业场所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与每位经营业主签订《治安责任书》,并要求严格落实物品流向登记备案和报告制度,每月定期报送物品登记册;实行责任倒査,对发现未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报告的,除对经营单位进行处罚外,还要对管控民警考核扣分;在旅店安装信息管理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顾客信息随时上传,实时监控;健全工作机制,密切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作,建立行业场所违法违规行为通报制度, 形成管控合力;在重点内部单位推广安装技防设施,目前,129家单位安装了视频监控或防盗报警系统,提高了安全系数。
  阵地控制形成网络后,不仅有效防范了盗窃案件的发生,还服务了侦查破案。今年以来,该局通过阵地控制,抓获盗窃犯罪嫌疑人 32名,破案54起,追缴被盗自行车43辆。民警高兴地说:“阵地控制给犯罪分子织了一张隐形的网,给我们装上了 '第三只眼'。 ” 治安整治营造“清洁”环境中宁县公安局对赌博和吸毒等治安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今年以来,共查处赌博案件103起,打击处理404人,打掉赌博团伙11个,收缴麻将机、游戏机等赌具146副。
  针对毒品问题日益突出的现象,中宁县公安局大力开展收戒吸毒人员和捣毁毒品零包营销网络、窝点行动。自2006年以来, 共捣毁贩毒窝点28处,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21人,收戒吸毒人员246人次,有力地打击了零包贩毒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遏制了毒品的危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民爆管理无小事中宁县现有民爆物品使用单位110 家,涉爆人员492名,炸药年使用量860多吨,雷管110多万枚。中宁县公安局在 “防、堵、控”上做文章,对民爆物品实行信息化管理,对涉爆业务实行采购、储存、配送“三统一”管理,从源头上堵塞了漏洞, 将涉爆案件和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全县所有爆炸物品和爆破器材均由县民爆专营公司统一采购,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从专营公司以外的地方采购,从供货渠道堵塞了漏洞。按照集中建库原则,全县设民爆服务中心库3个,所有爆炸物品一律存放在中心库内,其他任何地方和场所不得私存爆炸物品,否则一律按私藏爆炸物品论处。全面推行民爆物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全县所有涉爆单位、涉爆人员和民爆物品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民爆物品管理跟踪卡》,实行药随卡走、卡随药走、过手签名和安全员与爆破员双人领取、双人运送、双人使用、双人退库的一条龙跟踪管理办法,从使用环节堵塞了漏洞。 治安部门每年对涉爆单位检查不少于8 次,辖区派出所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同时,适时组织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及时收缴散失在社会上的枪支弹药及爆炸物品,消除隐患。 这些措施实施以来,全县未发生一起涉枪涉爆案(事)件。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忠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