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总是给人惊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4172
颗粒名称: 沙坡头总是给人惊奇
分类号: S731.3
摘要: “50多年来,每一次到沙坡头,沙坡头都会给人一份惊喜,一份惊奇。中卫沙坡头,变化太大了 ! ”《大陆桥视野》杂志社兰州编辑部主任申培德说。9月8日,在全国大漠健身运动会暨大漠黄河旅游节开幕式上,记者巧遇申培德(笔名铁缨)。谈话中,他不住地惊叹沙坡头的变化,盛赞中卫人治沙的精神。申培德今年74岁,19岁参加工作, 先后从事铁路建设和新闻工作。
关键词: 自然风景区绿化 旅游服务

内容

“50多年来,每一次到沙坡头,沙坡头都会给人一份惊喜,一份惊奇。中卫沙坡头,变化太大了 ! ”《大陆桥视野》杂志社兰州编辑部主任申培德说。
  9月8日,在全国大漠健身运动会暨大漠黄河旅游节开幕式上,记者巧遇申培德(笔名铁缨)。谈话中,他不住地惊叹沙坡头的变化,盛赞中卫人治沙的精神。
  申培德今年74岁,19岁参加工作, 先后从事铁路建设和新闻工作。上世纪50年代,申培德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来到中卫,参与了包兰铁路中卫段的建设,亲历了沙坡头自然环境的恶劣。他用一首打油诗形容了沙坡头当时的情景:“忽复暴风至,沙砾向空卷。仰看天欲昏,河流声莫辨。”他说,当时的沙坡头,一到晴天,满眼黄沙,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申培德曾多次来过沙坡头,其中更多的是以新闻记者的身份釆访沙坡头的治沙成果。每一次到沙坡头,他都有新的发现。他说,自1956 年开始,中卫人就开始治沙了。从满眼的黄沙到绿树成阴,从荒无人烟到炊烟袅袅,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50多年来, 中卫人治沙的脚步从没停止过,他们的艰辛得到了回报,建成的固沙防风带、灌溉造林带、沙障植物带、麦草阻沙带最终锁住了沙龙,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局面,使包兰铁路在腾格里沙漠中畅通无阻。
  “这次承办全国大漠健身运动会,沙坡头又给世人惊奇。”谈起今天的沙坡头,申培德竖起了大拇指。他说,中卫人在治沙的同时,又对沙漠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使其具有旅游观光和体育运动价值,这又是一项创举。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柳应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