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救助也要自强自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3645
颗粒名称: 要救助也要自强自立
分类号: C913.7
摘要: 海原县红羊乡杨明组杨凡燕同学考入了中国地质大学,一家人被7000多元钱的学费难住了。谁来帮助杨凡燕同学走进大学校门,成了我们需要关注的话题。海原县地处宁南山区,部分偏远乡村群众生产生活还相当困难,家里考出一名大学生,会让家人喜之又喜,但上大学昂贵的费用又让家人愁眉不展。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是很常见的。
关键词: 贫困 社会救济

内容

海原县红羊乡杨明组杨凡燕同学考入了中国地质大学,一家人被7000多元钱的学费难住了。谁来帮助杨凡燕同学走进大学校门,成了我们需要关注的话题。
  海原县地处宁南山区,部分偏远乡村群众生产生活还相当困难,家里考出一名大学生,会让家人喜之又喜,但上大学昂贵的费用又让家人愁眉不展。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是很常见的。一方面,笔者呼吁社会各界有爱心有能力的人士能够给予杨凡燕资助,让她顺利入学。另一方面,笔者希望像杨凡燕这样的准大学生当自强自立。
  一些国家十分崇尚个人独立的精神, 那里的孩子长到18岁,就以继续接受父母的生活供养为耻,从而自食其力。家庭经济困难、被学费困扰的准大学生不妨学习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像杨凡燕同学这样的情况,笔者当然希望她首先能得到社会上善心人的帮助。但若确实凑不够学费,杨凡燕也要放下心理包袱,去大学报到,将家庭经济状况向校方说明,申请缓交学费或减免学费。在校期间,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发愤学习获得奖学金等途径挣得生活费用。这样,不但能够激励自己不断上进,也可以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能缓解自己经济困难的窘境。困难只是暂时的,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甚至事业走向成功的人不计其数,贫困准大学生不妨乐观一些。社会救助是我们所期待的,更重要的,则是他们对自己、 对生活充满信心,自强自立。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保永琴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