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挡住了这里的农田用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3641
颗粒名称: 是什么挡住了这里的农田用水
分类号: S274.3
摘要: “要不是六七月的几次下雨,估计今年的玉米就绝产了 ! ”8月21日,中宁县舟塔乡孔滩村九组农民陈天祥气愤地告诉记者陈天祥今年共种了5.9亩地,除了1亩枸杞,其余均为玉米。4月上旬种的玉米,到目前就浇了一次水。至于为什么只浇一次水,陈天祥无奈地说:“六组、九组的渠里经常没水,按照正常情况,我的玉米地该浇水四五次了,枸杞地是每月浇水2次到3次, 现在也只浇了一次。”
关键词: 种植业 农田水利

内容

“要不是六七月的几次下雨,估计今年的玉米就绝产了 ! ”8月21日,中宁县舟塔乡孔滩村九组农民陈天祥气愤地告诉记者陈天祥今年共种了5.9亩地,除了1亩枸杞,其余均为玉米。4月上旬种的玉米,到目前就浇了一次水。至于为什么只浇一次水,陈天祥无奈地说:“六组、九组的渠里经常没水,按照正常情况,我的玉米地该浇水四五次了,枸杞地是每月浇水2次到3次, 现在也只浇了一次。”按陈天祥所说,幸好没种水稻,不然损失会更大。同村九组的刘学忠也有类似遭遇。当天下午,记者随刘学忠来到他的水稻地。地里长满了杂草,水稻参差不齐,最高的也就一尺左右。刘学忠说:“就因为渠里经常没水,水稻刚种上时严重缺水,有的苗枯死了,成活的很少。现在,我也没心情管理水稻了。今年一亩多的水稻算是扔了! ”为了保证水稻长势好,有的村民用水泵抽地下水来浇地,但这样做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什么渠里没有水?今年,我已经交了 350元的水费。”陈天祥一脸无奈地说。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找到孔滩村六组、 九组负责人李存泰。李存泰是今年8月5日上任的组长,对于农户农田用水这个难题,他曾作过几次调查。 李存泰说,六组、九组共有80多户人家,360亩地,按照1亩地105元的水费、义务工费、渠道设施建设费计算,应该要收3万多元,可是截至当天总共才收到4750元,不到总费用的六分之一。 现在水成为商品,只能先买后用,农户交这么点钱,村委会只能给供水单位交这么多费用,供水单位只能给农户供这么多水。
  据介绍,今年8月份,村里在换届选举结束后,新上任村支书了解到六组、九组农民的用水难题,借了1万元,交给供水单位,才使六组、九组渠里的水淌了半个月, 可是现在渠里又干了。
  “这样做真是恶性循环,农民用水自己不交费,不但害了自己,而且影响了别人。”李存泰说。
  对于村民为什么不交水费,李存泰透露,六组、九组的很多农户反映,太中银铁路经过村里时占掉了一部分原有的渠道和道路,应该有一定的赔偿,但是这些赔偿并没有兑现,因此村民想让村里拿这部分赔偿当水费用。 为了能使渠里有水,李存泰曾建议农户先交上一部分水费,等到秋收之后,粮食卖了再交其余的,但大多数农户没有这么做。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智勇
责任者